為老人托起“穩穩的幸福”
養老服務作為人民群眾關注的民生大事,市委、市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也是市民政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民政局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從養老“需求側”出發,加大服務“供給側”改革,以破解全市養老服務設施不夠、服務質量不齊、服務覆蓋不高等緊迫需求為工作導向,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全力推動養老服務構建新格局、釋放新動能。
適老化改造工作穩步推進
8月30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民政局突破市級具體辦理的局限,將權力下放縣(區),以老年人適老化改造需求為中心,提升為老服務水平。3月初,市民政局印發《關于開展2021年度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合理分配適老化改造任務,并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適老化改造。2021年,全市共計330戶適老化改造任務,比2019年增加280戶,增幅達5.6倍,目前,已完成260戶,完成率近80%。3月24日,汪邦華等四名老人專程來到市民政局送達錦旗,對政府為困難群眾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表示由衷感謝。
居家養老服務深受歡迎
居家養老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環節,更是為群眾辦實事的直接途徑。2021年以來,市民政局充分發揮12349居家養老指揮平臺作用,全面實施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為困難老人配發智能手環2600余個,政府購買居家服務信息化建設達到100%,實現“條條記錄均呈現,服務項目盡直觀”,與以前的紙質服務券相比,服務效率和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已服務老年人達5萬次以上。同時,嚴控食品的采購、清洗、烹飪、留樣、送餐等各個環節,確保食品安全衛生,并針對老人常見的“三高”問題和用餐特點、營養需求,每周更新菜譜,做到菜式“少鹽、少油、少糖”,菜品軟硬適中便于牙口不好的老人食用,好評率達95%以上。
社區養老覆蓋面不斷擴展
滿足部分老年人的就近養老需求,需進一步發揮社區養老的依托作用。2021年以來,市民政局結合全市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運營實際,提出了高中低三檔運營方案,實施社區老年食堂助餐工程建設試點,并加強督促指導。截至目前,三級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服務老年人已達10萬余人次,老人午飯后到服務站活動娛樂已成常態;社區老年食堂深受老年人歡迎,站點每天就餐、點餐人數均在60人以上。
養老院服務質量加快提升
為入住養老院的老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是民政部門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今年3月以來,市民政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聯合市財政局印發《淮南市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管理辦法(試行)》,對養老機構運營管理進行再規范、再細化,并同步開展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全市185所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多規模、多等級、多樣式、多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已經形成。同時,加大對鄉鎮特困供養設施改造力度,推進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提升護理型床位占比,強化特殊困難老年人兜底保障能力。2021年以來,全市新增社會化運營的特困人員供養機構53所,縣級特困人員供養設施改造提升率達50%以上,護理型床位占比達40%,下達年度養老機構補貼資金達650余萬元。(記者 孫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