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雪峰)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站最低氣溫20.5℃(上周五),最高氣溫35.4℃(上周二),一周降水21.5毫米。
今日已至“白露”,《2021年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9月7日17時53分將迎來“白露”節氣。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于每年9月7-9日交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
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光照強度減弱,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而歷書則說“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進入白露,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雖然暑熱可能不會一下子退場,但是悶熱感會逐漸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涼意。此刻,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夜晚漸涼,晝夜溫差拉大,寒生露凝,這是“白露”名由之一。
唐代杜甫詩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露”正處夏、秋轉折關頭,氣溫日際變化大,暑氣漸消,秋高氣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從“白露”開始,衰荷半倒,籬菊自黃,鳥類率先做過冬的準備。“白露”對農作物的秋播秋種秋收有著重要的影響,夏秋作物即將成熟或者已經成熟。因為是收獲的季節,我國不少地區在這一天要把收獲的糧食或果蔬拿來供奉或祭祀天地,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倉廩殷實。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之后,就是白露,就不要赤膊了,以免著涼。“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白露”之后,暖空氣逐漸減弱,冷空氣活動頻繁,颯颯秋風,不期而至,一夜涼過一夜。
養生專家建議,“白露身不露”,人們要隨時注意添加衣物,以防受涼感冒。起居方面,早睡早起,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勞逸結合,同時注意精神調攝,做到心胸開闊,情緒穩定,寧神定志,增強免疫功能。
淮南市氣象臺預報,本周三前,全市以多云到陰天氣為主,氣溫偏低;周三后全市晴到多云,氣溫回升。
具體預報如下:
9月7日,陰,19~25℃;9月8日,陰轉多云,20~28℃;9月9日,多云,20~29℃;9月10日,晴,21~31℃;9月11日,多云,22~31℃;9月12日,多云,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