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想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城市?估計大家都會說,希望生活在一個青山綠水環抱、干凈安靜、綠樹成蔭、秩序井然、文明禮貌的美麗城市。文明城市要靠我們每一個人在內的全體市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共同維護。
以下幾個環節不能不重視:
一、提高素質,培養自覺。10個人創城架不住1個人破壞,24小時創城抵不住1小時破壞,一滴墨染黑一缸水。如何把創城變成每一個市民的想法,讓創城深入人心,人人想創城,人人愿創城,人人維護創城成果,至關重要。家庭、學校、單位和社會,形成強大的創城輿論氛圍,灌輸灌輸再灌輸,教育教育再教育,讓自覺參與創城的理念融化在每個人的血液中,焊接在每個人的記憶里,體現在每個人的行動上。
二、插小紅旗,給大榮譽。很久以前常見到的給衛生標兵戶插紅旗、掛光榮牌的做法,現在幾乎見不到了。這種用榮譽激勵的簡便方法,個人覺得還可以繼續使用,畢竟家家戶戶都是要臉面的,得個紅旗既是榮譽,也是對自己參與創城的鼓勵。正常人誰也不想得個“不講衛生戶”的牌子。
三、門前三包,老法新用。門前三包即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個老辦法不知道現在為什么不提了。個人覺得在創城工作中,對城鄉沿街的單位和商業門面,這個辦法適用,它體現的是創城責任制,建議在優化內容的基礎上繼續執行。
四、違規站哨,現身說法。比如,有些行人,違反了交通管理規定,闖了紅燈,怎么處罰?重罰無依據,不罰也不行,怎么辦?有的地方讓違規人穿上黃馬甲,當一定時段的義務糾察勸說員,現身說法。或者在大屏幕上曝光,讓其不文明行為引起警示。這些做法,都可以借鑒參考。
五、小巷總理,大顯身手。社區創建是城市創建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創建的基礎。美稱“小巷總理”的社區負責人在小街小巷的創城工作中,應發揮起應有的組織牽頭作用。有道是,工作靠評比,衛生靠檢查。創城也一樣,靠的是經常檢查。社區對本區域的衛生短板或創建短板情況熟悉,身處一線,在創城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籌措財物,做好保障。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障。創城也一樣,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一份投入一份收獲,沒有對創城的投入也就不可能有創城的收獲。(高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