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文明車,行文明路,做文明人。交通秩序是創城的重要部分,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觀的體現。2月25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潘集區黃山路與長江路交叉路口,選取7:30—8:30、11:30—12:30、14:30—15:30、18:30—19:30四個交通出行比較集中時段進行蹲守觀察,現場直擊這里的交通狀況,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交通參與者文明出行的同時,也對一些不文明出行現象進行曝光。
紅燈停綠燈行成多數人自覺行為
“紅燈停,綠燈行”是最基本的交通常識,是保障路口交通有序進行的基本規則。作為潘集城區重要的交通路口,黃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周圍毗鄰該區最為繁華的商業街區,車流量、人流量都非常大。
7時30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黃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正值出行早高峰,車水馬龍,在路口執勤的交警來回走動,指揮車輛和行人通行。記者在早上觀察時段看到,雖然是出行高峰,人來車往比較集中,但整個路口井然有序,規范暢通,行人和非機動車輛都自覺遵守交通秩序,按照紅綠燈指示有序通行,不闖紅燈,不搶行。
在其他觀察時段,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闖紅燈的少了,交警在與不在,大多數行人和非機動車輛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當紅燈亮起時,自覺停在路邊等待,不越線;當綠燈亮起時,行人快速從斑馬線上通過,非機動車從非機動車道通過。
“經過持續不斷地宣傳教育引導,大家文明交通意識得到了增強,大多數人都能自覺遵守交通秩序,路口闖紅燈等不文明現象比以前少了很多。”執勤交警介紹道。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觀察到,交警在路口執勤時,路口交通秩序會明顯更好,當交警不在時,就會有個別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隨意過馬路。
機動車主動禮讓行人
禮讓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也是社會文明的一種體現。機動車禮讓行人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成為很多駕駛員的自覺習慣。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黃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觀察到,當行人通過斑馬線時,機動車都紛紛自覺停車,主動禮讓行人。
7時52分,黃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南北方向斑馬線綠燈亮起,行人和非機動車輛正通過路口。此時,在路口東北側,由長江路準備右轉至黃山路的多輛機動車主動停車讓行,待行人和非機動車通過后再行駛,現場也沒有聽到后面等待車輛鳴笛催促的聲音。
在中午和下午觀察時段,記者在該路口看到,右轉車輛行駛至路口時都會減速慢行,當遇到有行人通過斑馬線時也停車讓行。
在下午觀察時段,14時49分,此時南北方向綠燈亮起,一名殘疾人士拄著一支拐棍通過路口。當通過斑馬線一半時,綠燈閃爍,即將結束,這位殘疾人士也加快在斑馬線上行走,但之后信號燈很快變為紅燈。而由東往西直行的車輛及由東往北右轉的車輛此時并沒啟動行駛,而是等這位行人通過斑馬線之后才通行。
非機動車逆行的少了
電動車、自行車等非機動車在給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很多不文明現象。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騎行者逆行、闖紅燈等不文明現象比較嚴重,擾亂著交通秩序。經過交警部門的持續整治,這些現象逐漸改善。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黃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觀察發現,該路口非機動車逆行的現象比較少了。
7時47分,在黃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北側斑馬線上,綠燈亮起,一位騎著自行車從北側黃山路非機動車道向南而來的行人到此路口后,要從西向東到馬路對面,便自覺下車推行。
14時39分,一位由長江路非機動車道騎著電動車正常騎行的行人到該路口后,要從西側斑馬線到路對面,便在綠燈亮起后,推車過馬路。
……
不過,雖然逆行現象減少,但還是存在。7時59分,在黃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北側斑馬線上,雖然是綠燈,但一位行人騎著自行車從西向東逆行而過。執勤交警看到后,立即要求該騎行者下車推行,并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記者 張明星 王玲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