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是市民素質的體現,也是社會和諧的體現。交通狀況是能夠反映城市文明的重要方式之一。3月25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高新區淮河大道與民惠街交叉口,選取7:30—8:30、11:30—12:30、13:30—14:30、17:30—18:30四個交通出行較為集中的時段進行蹲守觀察,現場直擊這一路口的交通狀況,用鏡頭和文字進行記錄,對文明出行情況進行宣傳,同時對一些不文明出行現象進行曝光。
直行轉彎各行其道 交通狀況井然有序
早上不到7時30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高新區淮河大道與民惠街交叉口進行觀察。雖然一直下著雨,道路濕滑,但是交通狀況良好,路面秩序井然。
在蹲守過程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交叉路口四個方向看到,行人通過馬路的斑馬線區域旁邊緊挨著一個非機動車通過區域,并畫上了一個大大的自行車標志,每一次當行人和非機動車在通過紅綠燈路口時,大家都會自覺地各行其道,不會出現人車混行的情況,十分有序。
8時15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由東向北方向進行右轉的幾輛電動車紛紛按照路面的箭頭指示,自覺駛入非機動車轉彎道通行。右轉彎處設置的島頭,將右轉彎的非機動車與機動車進行了分流,非機動車在轉彎時不會與機動車混行,保證了交通安全。
整個路面機動車、非機動車以及行人的分離,都使得安全性得到了極大提升。“以前圖省事,管它什么車道隨便騎,經常騎著電動車跑到機動車道上去,其實這非常危險。”市民張女士表示,“后來交警經常耐心地勸說教育,為了自己的安全,我們現在都養成了好習慣。”
8時25分,五六輛準備通過馬路的電動車整齊地停在“禁止越線”的黃線標志后等待,沒有一輛車超過黃線,等到綠燈亮起時,電動車齊刷刷地從非機動車輛通行區通過。
出行不可“爭分奪秒” 過街豈能隨意加速
11時30分至12時30分是學生放學和市民下班的集中時間,因此這個交叉路口人流量較大。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觀察,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發現,交叉路口四個方向總體來說交通狀況正常有序,右轉車輛自覺禮讓行人,等行人順利通過后再繼續行駛。大部分行人都能夠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極少出現闖紅燈的情況。
相對于行人來說,非機動車輛存在個別闖紅燈現象,尤其是在二次過街。二次過街方式是在人行橫道上設置安全區域,把人行橫道分為兩部分,通過馬路時不用一次性橫穿,可以在道路中間的安全區域停留一會,再根據信號燈繼續行走。淮河大道與民惠街交叉口的東西向人行橫道都采用了二次過街方式,兩段斑馬線均需要觀察交通信號燈。
而非機動車輛卻時常對紅燈視若無睹,覺得自己車速快,便“爭分奪秒”搶時間通過。11時50分,一名中年女性騎著電動車從此路口通過馬路,在第一次過街時,交通信號燈為綠燈,當行駛至安全區域時,第二個交通信號燈已經變成紅色,但她沒有停留,直接加速通過。13時55分,兩名學生騎著電動車也出現此情況,第一次未完全過街時,交通信號燈已經變成紅色,兩人的車輛明顯加快了速度,徑直通過。
宣傳教育效果良好 安全意識大大提高
17時30分到18時30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再次來到淮河大道和民惠街交叉口,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交警正在進行晚高峰執勤,“這次對你處以30元罰款,并希望你盡快登記上牌。”17時46分,一名中年女性騎著電動車由北向南行駛被交警攔下,因為其電動車購買數月都沒有按照規定上牌,被當場處罰,并受到交警的批評教育,“如果下一次被發現仍未上牌,將對其處以50元罰款、暫扣其電動車。”
17時54分,兩名高中生和一對母女站在道路交叉口的東南方向認真觀看宣傳視頻,四人因騎行電動車過程中未佩戴頭盔,被交警攔下后,被要求觀看五分鐘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視頻。“罰款并不是目的,真正讓他們將安全觀念牢記心中才是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交警表示,觀看宣傳視頻的方式讓市民容易接受,也十分有效,“叔叔再見,我們下次一定注意安全,不會再犯。”兩名高中生離開之前認真表態。
18時01分,一名未佩戴頭盔的中年男子騎著電動車由西向東逆行,被執勤交警攔下,該男子認錯態度良好,并且表示以后絕不再犯。執勤交警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針對逆行和不按照規則佩戴頭盔的行為,基本以批評教育為主,“如果是第一次我們一般予以警告,現場糾正其違法行為,假如查閱相關記錄發現之前有多次類似行為,我們就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罰。”
執勤交警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這個路口的交通出行情況總體較好,宣傳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大大提高。(記者 付莉榮 廖凌云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