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雪峰)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2.0℃(11月15日),最高氣溫16.9℃(11月20日);一周降水量2.8毫米。
時至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中國天文年歷》顯示,11月22日16時20分18秒,將迎來“小雪”節(jié)氣。氣象專家表示,此時節(jié),冷空氣活動頻繁,降水量逐漸增加,并不斷自北向南擴展,氣溫明顯下降,公眾應注意防寒保暖,提高機體免疫力。
小雪,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0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每年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此時稱為小雪節(jié)氣。“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jié)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是用以代表此時節(jié)的氣候特征,并不意味著會降小量的雪。
而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小雪節(jié)氣的記載如下:“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意思是說到了這個節(jié)氣的時候,如果天上下雨了,但因為比較寒冷的原因,它就會凝結成為雪,但這個時候寒氣還不夠猛,因此所下的就是小雪,因而稱之為“小雪”。 實際上小雪節(jié)氣的意思和氣候上所說的形容雪的大小是有所不同的,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jié)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jié)氣。小雪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但由于這個節(jié)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也不是太大,因此古人就用“小雪”來比喻這個節(jié)氣期間的氣候特征。
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即到了小雪節(jié)氣以后,由于天氣寒冷降雨變成了降雪,自然也就難以看到彩虹了;而二候“天騰地降”體現的則是古人的陰陽觀念,也是古人對氣候和生命的一種認識:“天氣”為陽,“地氣”為陰。“小雪”節(jié)氣之后,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萬物失去生機,一片蕭瑟;之后的三候“閉塞成冬”則是說 “小雪”節(jié)氣過后,天地閉塞,進入了寒冷的冬天。
“小雪”的相關習俗大多與吃有關,在古時,因為馬上就要進入“食物匱乏”的冬季,因此必須做好越冬準備。“冬臘風腌,蓄以御冬”。“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jié)全家團圓時享受美食。經過較長時間的精心腌制,肥而不膩、香飄十里。同時,由于“小雪”節(jié)氣前后容易出現霜降天氣,被霜打過的菜容易軟化,因此人們通常都會選擇在此時腌菜,以備冬天新鮮蔬菜減少時享用。
淮南市氣象臺預報,本周全市多陰雨天氣過程,在至周二的降雨后,周六至周日還將有一次降水天氣過程。預計一周累計降水量20~30毫米。周三開始氣溫緩慢回升。
具體預報如下:11月22日,小雨轉多云,10~14℃;11月23日,陰,11~16℃;11月24日,多云到陰,10~19℃;11月25日,多云,10~20℃;11月26日,多云轉小雨,14~22℃;11月27日,小雨,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