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二十四節氣與中國美學”中的書畫研究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二十四節氣與中國美學”中的書畫研究
              【字體: 】 發布時間:2023/8/16 12:00:1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陳大利

              關于二十四節氣的文化研究,是一個大課題,從遠古文明肇始到農耕時代興盛,再到現代鄉村振興、美育實踐,詩歌、書法、繪畫、音樂、舞蹈、影視的文化傳播形式一直都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

              翻開應克榮、陳瑞康著作《時間里的中國智慧——二十四節氣研究》,扉頁上的一組彩色照片很有張力。這組照片都是淮南本地的風物,熟悉而親切;二十四個節氣點展現出物候的變遷,直觀又凝練;集中拍攝于2021年,日子很特別。一圖片、一詩句、一節氣,與書名“時間里的智慧”高度契合。如“芒種,節序屆芒種,2021年5月21日攝于洛河鎮”,藍天下金黃的麥穗顆粒飽滿,沉甸甸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照片屬于圖像素材之一,圖像學方法運用的三個步驟:描述、分析與解釋,同樣適用于傳統書畫世界中的節氣文化與美學精神研究。我結合自己對相關書畫資料的梳理,談一談幾點切身感受。

              第一,窮源竟流,多多益善。傳統書畫作品是二十四節氣與中國美學關系研究中的第一手史料。如何從海量的圖像資料中搜集與二十四節氣文化密切相關的書法、繪畫史料,是開展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最早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節氣風俗與農耕文化,可以從甲骨文、金文、畫像磚石、敦煌壁畫、民間版畫、年畫、剪紙、陶瓷畫等材料中尋繹。正如元稹的《詠二十四節氣詩》是從文人的角度,來解讀二十四節氣中的風土人情,如《芒種五月節》中“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一樣,王羲之的《喪亂帖》、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等書法經典,張擇端、仇英的《清明上河圖》等傳世繪畫,都可以探究作者對農業生產、節氣時令的普遍關注及敏銳感受。與來自民間的書畫及文人繪畫的表達方式不同,清代宮廷畫家張若靄的《二十四節氣圖》冊頁收入《墨妙珠林》,書畫合璧,更具有典型意義。需要深入挖掘更多諸如此類的原始資料,這些資料都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

              第二,跨越時空,傳播久遠。該書第五章“二十四節氣的對外傳播”,談到二十四節氣文化在日本、朝鮮、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廣泛傳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視角,在這些國家中與二十四節氣文化相關的書法繪畫作品,同樣值得關注。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文化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二十四節氣與中國美學研究同樣可以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跨越時空。二十四節氣書畫作品在海外的傳播研究,還有更大的拓展空間。

              第三,跨界合作,數位資源。陳廣忠教授提出《淮南子》的研究團隊需要有天文學、數學、計算機等領域的專家加入,打破學科界限,實行跨界合作,有利于研究更進一步。搜集、整理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文史資料、書畫資料,也需要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電子資源,為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黃一農,早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后從天文學轉向歷史研究,尤其是《紅樓夢》研究,獨樹一幟,這得益于他提出的“E”考據方法,能夠高效有力地驗證猜想、解決問題。如何在傳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充分而合理地使用數位資源,也是本課題研究需要關注的方法論之一。

              另外,從藝術實踐的角度,如何圍繞“二十四節氣與中國美學”這一主題,打造地方文化名片,政府部門可以牽線組織更多優秀的專業人士進行書法、繪畫、設計、影視、動漫、文學等藝術作品的創作,并結合生態農業、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等項目,進行富有現實意義的探索。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