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人喜愛花草異木,古城人家歷來在墻頭上、天井中、盆缽里植種鳳仙、月季、石榴、梔子、薔薇、茉莉等具有觀賞價值的花木,更有人家在住宅的門旁墻邊院內栽竹種蘭,及牡丹荷花蘭花白玉蘭等。風來雨過,閑聽“龍吟細細”,細品“鳳尾聲聲”。這種高雅的習俗,是古城幾千年的傳承,由來已久。
清光緒年間,距古城以北五千米處的“瑯琊套”,是當時省內外馳名的“孫家花園”。這里自然風光奇絕,怪石嶙峋,山崗上下,遍布奇石:有的形如閃著青光的刀劍,有的狀若走臥奔跑的牛羊,有的像凌空而降的巨人。園內一年四季,花草繁茂,古木參天。春日,百花爭艷,清香幽遠;夏天,萬木垂蔭,幽谷生風;秋季,紅葉似火,菊花怒放;冬日,冰花玉樹,琉璃世界。園中修建了樓臺亭閣,石徑幽道。小橋流水,日夜潺湲,音韻綿綿。“瑯琊套”向來享有“秀甲江南”之美譽。那時省內外達官貴人、社會名流,逢夏入冬,紛紛來此避暑消寒。清末,孫家鼐后人孫夢平,古城內家中亦有花園,花園占地兩畝有余,請有專職花師,從河南鄢陵縣購來多船名花盆景,通過淮河運來城內,分植花園中,有羅漢松、龍柏、海棠、丁香、月季、玉蘭等幾十類,成為古城一景。如此孫家兩座花園,于古城內外遙相呼應,一時傳為佳話。
壽州人養花種草,從清至今,越來越多,幾乎遍布全城,而且品位高、上檔次。牡丹國色天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蘭花清新飄逸,美人蕉熱情奔放,百合花是那樣安安靜靜地展現著讓人無法抗拒的美,白色的,像穿上了一身雪白的連衣裙;粉色的好像男女愛情的百年好合。上百種花兒,春夏吐艷,香透古城,煥發出圣潔的光芒。
隨著居民的住宅改善,壽州人養花賞花之雅興極濃,購盆花、買盆景,置窗臺、放案旁,點綴風景,美化環境。近年來,制作盆景者越來越多,制作盆景頗豐且有新意的,要數原壽縣師范特級教師韓業霖,他制作的盆景,集南北派風格,取五大家之美,揚長避短,為己所用,盆盆有新意,景景詩味濃,或突出自然性,或保留枝片形,或取游龍式。有專論幾十篇作品在《中國花卉盆景》等專業報刊發表。
與盆景并肩的姊妹藝術根雕,在壽縣也卓有成就。自老前輩根雕藝術家許傳先創作品千件之后,壽州后起之秀數不勝數。游走于壽州古城大街小巷,可見根雕作品紛呈。有飛禽、有走獸,更有人物。人物作品中有古典人物、神話人物,也有現代人物。這些人物形象,或站、或立、或仰、或臥,或以個體傳神,或以天成感人,栩栩如生,引人入勝。這些根雕藝術,巧妙自然,充滿靈性,那鬃毛飄動的馬、那駭人逼真的蟹、那翱翔天際的鷹、那高大威猛的鹿,或以神示意,或以神外化,件件作品形象,或似,或仿佛似,給欣賞者以更多的聯想,起到了更深層次的藝術感染魅力,開辟了壽州現代根雕藝術新的空間與流派。
走進壽州古城,楚風花香,漢韻美景,楚花漢景,撲面繞眼,花香美景,溢滿一城。愿你欣賞古城花,欣賞壽州景。這是典雅優美的古都花,是熱烈奔放古壽州的景。(劉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