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古城周邊的防洪圩堤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古城周邊的防洪圩堤
              【字體: 】 發布時間:2023/8/1 9:45:15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壽縣古城東瀕瓦埠湖,西臨壽西湖。歷史上,壽春人民為了抵御洪澇,在古城周邊興建了一大批保莊圩和生產圩堤。

              住在壽縣古城里的人,憑借7147米的古城墻防洪。住在古城外的人,自古以來依靠構筑保莊圩保護家園,興建生產圩堤保護農田。由于保莊圩、生產圩堤功能顯著,體量巨大,順理成章成為地標建筑,很多地方以此命名。

              壽縣古城東門外與東津渡之間,過去居民為了防御瓦埠湖內澇,興建了一座生產圩堤,距離古城約千米,被大家俗稱為“二里壩”。二里壩下靠北有座村莊,綠樹掩映,月季盛開,一圈生滿蓮花的圩溝使之與周邊稻田分開,只有莊前一道橋梁通到壩上,供居民早晚進出。正是因為這座連接內外的小橋,人們習慣地將村莊稱作了“二里橋”。

              1991年淮河大水,壽縣古城成為汪洋里漂浮的一個“小腳盆”。大水過后,壽縣發動群眾自力更生,把沿瓦埠湖西岸、靠近古城東側的二里壩、東津圩、九里圩、陡澗圩等生產圩堤進行封閉加固,形成一條北抵護城河、南連陡澗河、總長達31.14公里的四級堤防。經過多年整修完善,目前等級提高到二級,防洪標準達到15年一遇。這條堤防聯結前數九里圩最長,建成后就被人稱作了“九里聯圩”。

              九里聯圩的作用是防止江淮分水嶺北側泄往瓦埠湖的內澇。而古城西邊的壽西湖屬淮河行洪區。壽西湖一旦行洪,古城需要一道堤壩約束洪水減少損失。聰明的壽縣人民因勢利導,依托丘崗地區的逶迤地勢,在古城西南建起一道全長30.3公里的洪水隔離帶,防止洪水串入護城河和瓦埠湖,當地人稱“二道防線”。因其處在相對平坦的沿淮岸邊,蜿蜒突凸,便又被人們形象地稱作“牛尾崗堤”。

              2000年后,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壽縣城南新區建設全面上馬。新區平均地面高程不足22.0米,屬洪澇高發地帶。為防止水患,建設者們沿新區外沿建起一道全長11.74公里的防洪圈堤,將過去由九里聯圩保護的防洪標準15年一遇提高到40年一遇。這段防洪圈堤,北自古城護城河紅領巾閘,南到牛尾崗堤,保護城南新區面積17.8平方公里,古城遷出來的人稱作“城南防洪圈堤”,原來就住在這里村莊的人稱作“城南保莊圩”。

              進入新時代,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淮河水患得到根治,發生洪澇幾率降低。壽縣古城周邊以前建設的這些圩堤,也逐步像古城墻一樣,防洪功能被淡化,成為人們尋幽探古、休閑散步、生態觀光的好地方。二里壩變成游客集散中心,繁花似錦,每日里游人如織;九里聯圩、城南防洪圈堤鷗鷺飛舞,云蒸霞蔚,被規劃為“引江濟淮”百里畫廊主景區;牛尾崗堤作為勾連“合周”“濟祁”兩條高速的城鄉主干道,已經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動脈。世事滄桑,一日千里。但不管怎么變化,這些防洪圩堤的名字,將永存于歷史。(趙 陽)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XX00视频|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亚洲AV午夜成人影院老师机影院|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五月天网站亚洲小说|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