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嚴)12月6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望聞問切”社會救助主動發現機制,推動社會救助工作從“人找政策”轉變為“政策找人”。今年以來,累計新增低保對象8036人,特困人員659人。
據介紹,市民政局不斷充實完善淮南市社會救助大數據信息系統數據源,并加強與鄉村振興、醫保、衛健等有關部門數據共享與比對,實現了對全市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人口、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14.7萬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預警全覆蓋。
市民政局科學設置預警指標,為快速預警、精準救助、綜合幫扶提供支撐。對預警信息通過線上預警與線下核查相結合、信息比對與主動救助相結合、主動摸排與認定幫扶相結合等方式,讓符合救助條件的低收入人口得到及時有效救助。今年以來,通過與醫保部門數據比對,市民政局主動為個人自付費用較大的254名人員發放臨時救助金85.08萬元,納入低保56人、特困4人。通過與殘聯數據比對,全市2.7萬名持證重度殘疾人中有10924名已納入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
另外,市民政局還深入開展社會救助領域“應享未享”“重復享受”“違規享受”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對低收入家庭開展每月探視走訪“敲門行動”,并做好走訪記錄,對申請能力不足人員幫助其申請辦理低保、特困、臨時救助,對需要其他專項救助人員向有關部門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