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凌云)4月25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去年以來,我市把實施知識產權強市戰略作為推動淮南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全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截至2023年12月,我市共授權發明專利808件,我市共擁有有效發明專利4629件,每萬人口擁有有效發明15.3件,同比增幅23.4%,增幅位居全省第6位;PCT國際專利申請52件,位居全省第8位。“淮建西紅柿”獲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目前,全市共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6件。
2023年,我市持續開展知識產權專項保護行動,針對消費者投訴較多的民生環節領域,嚴厲打擊侵犯奧林匹克標志、特殊標志、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市場監管部門長期與“霍山黃芽”“古井貢酒”等地理標志和商標品牌方保持良好溝通,加大政企聯合打假力度,細致拉網排查,凝聚知識產權違法犯罪領域打擊合力。2023年,全市共辦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23件,案值423.853萬元,罰沒款90.5437萬元。
我市完善機構建設,建立大保護格局,拓寬糾紛化解渠道。2023年,我市新設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3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4處,幫助企業赴江西、安慶等地開展維權援助事項3件。拓寬知識產權糾紛化解渠道,成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實現市、縣兩級全覆蓋。受理訴前知識產權糾紛171件,調解成功72件,行政調解并經司法確認24件,知識產權案件仲裁9件,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20件。
為做好淮南市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2023年以來,我市在省內外選聘17名知識產權律師、教授組成指導團隊,為市場經營主體提供服務。在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處理中引入技術調查官制度,聘任26名專家為我市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2023年共參與14起專利侵權糾紛案件、1起商標侵權案件的調查處理。組織技術調查官3次開展專利侵權鑒定工作,出具9件知識產權侵權判定鑒定意見,為案件辦理提供技術支持。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開展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工作和市級示范優勢企業培育工作,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工作,建立和完善高校知識產權運營體系,持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活動,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通過“淮南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淮南市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提供多層次、多類別、多樣化的高質量知識產權服務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