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光景一時新 幸福生活踏歌來
——大通區推進鄉村振興一線觀察
谷雨時節,記者走進大通區九龍崗鎮王樓村親水公園,被這里的鄉村美景深深吸引:在觀景平臺駐足眺望,高塘湖壯闊湖景盡收眼底;漫步岸邊,水浪輕拍鵝卵石激起層層漣漪;徜徉湖畔,靜聽柳林風聲,感受來自大自然的心靈洗禮!霸涍@里還是長滿雜草的河灘荒地,如今變身鄉村旅游打卡點,這得益于我區實施的‘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2023年王樓村入選全省首批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贝笸▍^農業農村水利局負責人說。
近年來,大通區緊抓政策機遇,堅持以生態為基底、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為引擎,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從2016年開始,整合籌集資金9700余萬元,精心打造了上窯鎮馬廟、馬崗、窯河、方樓,九龍崗鎮王樓、魏嘴,孔店鄉河沿等8個中心村,升級打造九龍崗王樓村、孔店鄉河沿村兩個省級精品示范村,沿206國道、328國道、九龍大道,打造了“以點帶面、連面成片”的和美鄉村。
領導重視,頂格推進,共描鄉村振興畫卷。區委、區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多次召開調度會,頂格推進工作,在打造優勢產業、推進“農旅融合”、提升鄉村建設水平等方面下足力氣,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同時,依托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及省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以“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為目標,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從資源依賴型向生態文旅型轉型,打造“城郊休閑旅游目的地”。
整治環境,提升生態,擦亮鄉村振興底色。該區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圍繞“路潔水清岸綠景美”目標,打造整潔有序、生態文明的村莊環境。蔡城塘濕地公園通過庫容改造、岸線治理、生態修復,建成“天空百鳥翔集、水中魚游淺底、岸上騎行健身”于一體的濕地景區,成為市民“微度假”熱門地。把城鄉供水一體化作為推進“為民辦實事”活動的有力抓手,探索出“互聯網+智慧人飲”的投、建、管、服新路徑,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水質達標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4個100%”。制定了《大通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方案》,合理劃分建網、供水分區,強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投資8000萬元,解決轄區內超2.5萬農村人的喝水問題,實現城鄉居民用水“同網、同質、同服務”。2021年以來,引導衛生廁所進院入室,改造農村戶廁4605座,清運陳年垃圾2.4萬噸,疏通清淤溝渠294公里,打造生態塘12個。同時,大力實施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綠化美化工程,重塑鄉村風貌,村容村貌、戶容戶貌顯著改善。
農旅融合,提升產業,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該區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依托萬畝草莓種植基地和食用菌種植基地,優選交通便捷、產業富集的地區,建設采摘游和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依托馬廟蔬菜基地和舜耕山、上窯山資源,建設黃瓜、番茄、辣椒、葡萄、秋月梨、布朗李等精品果蔬,打造“四季菜園”“四季果園”項目,吸引市民親子游、研學游;依托窯河、高塘湖、蔡城塘等水域資源,發展黃顙魚、福瑞鯉、甲魚、龍蝦、鱖魚等,注冊“窯河魚鮮”商標,實施生態養殖。培育民宿經濟,改造閑置農宅為精品民宿,高塘人家田園綜合體項目、樂田研域生態園區、王捌院子、馬廟村瓜蔞種植基地等一批農旅項目紛紛落地。堅持數字賦能,解鎖流量密碼。區委、區政府強化平臺建設,主辦了“數字賦能品牌強農”預制食品產業發展論壇,成立了淮南牛肉湯數字運營基地,擴大了牛肉湯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同時,選聘網絡達人為淮南牛肉湯品牌推薦官,進一步助力牛肉湯產業振興。在《六姊妹》取景打卡地設置大通區農特產品展銷區,讓外地游客充分感受到與劇情的聯動,體驗感更加立體豐富。
(通訊員 隗丹丹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