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采取科學規劃提高前瞻性、嚴控質量注重系統性、發展產業突出地域性等有力措施,三管齊下不斷提升和美鄉村建設水平。
在科學規劃提高前瞻性上,我市委托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編制淮南市和美鄉村建設整體規劃方案,從市級層面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抓點、連線、擴面,科學有序推進實施。制定淮南市和美鄉村建設實施導則,指導和規范全市和美鄉村建設全流程活動,提前謀劃培育下年度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優先安排完成村莊規劃編制審批,開展“五清一改”等基礎性工作,今年以來已謀劃培育預申報精品村15個,中心村30個。在嚴控質量注重系統性上,我市組建12人的專家團,對各地建設設計方案開展評審把關,使規劃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抽調人員不定期赴建設村開展督導,針對工程進度慢等問題及時下發提醒函,點對點印發工作提醒函7份。嚴格開展實地完工驗收,廣泛聽取周圍群眾意見,客觀準確地了解掌握工程真實情況,發現供水保障、改廁治污、生活垃圾治理等各類問題89個,后續落實跟蹤全部整改完成,確保監督見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創建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25個、省級中心村423個。在發展產業突出地域性上,我市根據區域特點和資源優勢,注重預留產業發展空間,統籌謀劃產業布局,科學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打造更有辨識度的片區特色。八公山區山王鎮閃沖村依托生態綠色牛羊肉打造特色農文旅IP,連續五年成功舉辦牛肉湯美食節。大通區九龍崗鎮王樓村依托國家級葡萄合作社和臨高塘湖地域優勢,全村種植特色葡萄約460畝,草莓240余畝,實現年產值6500萬元。壽縣八公山鄉大泉村作為豆腐的發源地,重點打造豆制品加工主導產業,全村從事豆腐生產的企業達80余家,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近百萬元。
(記者 蘇 強 通訊員 溫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