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淮南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市中小學教學研究室主辦的淮南高新區“淮畔課堂”科學教育主題系列課程建設方案發布暨項目啟動儀式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
開展“淮畔課堂”科學教育主題系列課程建設,旨在通過挖掘淮南獨特的地域文化與產業資源,打造一個具有“政策引領、本土賦能、多方協同”的科學教育地方特色課程建設的創新實踐樣本,進一步提升淮南高新區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品質,助力區域內中小學校科學教育深入開展,更好培育有家國情懷和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
“淮畔課堂”科學教育主題系列課程由市中小學教研室、淮師附小高新集團總校、水滴空間科創基地負責建設,匯聚轄區內外各方力量協同完成。課程建設以“地域文化為根、實踐體驗為基、科學創新為魂”,扎根于淮南本土文化土壤,汲取豐富文化養分,確定了煤海探秘、豆腐工坊、淮南子探奇、芍陂水韻、楚文化探秘、成語實驗室六大主題模塊,將我市的文化瑰寶轉化為科學教育的鮮活教材,積極構建“文化浸潤+科學探究+實踐創新”綜合育人體系,突出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在學習過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并提升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保障“淮畔課堂”科學教育主題系列課程建設的順利實施,項目建立了課程建設領導小組、指導專家組、研發中心和課程開發設計小組,通過協同聯動保障項目落地。下一步,淮南高新區各中小學校將結合實際選擇課程模塊,制定校本化課程實施方案,確保今年秋季學期實現科學教育主題系列課程落地校園、走進課堂,為淮南高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