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運輸局聚焦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打造高效便捷的線上“一網通辦”、 線下“一窗受理”、“一次辦結”服務,推動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
精心培育貨運企業,推動規模與效益雙增長
市交通運輸局充分利用交通運輸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逐步淘汰老舊營運柴油貨車。2024年,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368臺,更新國六排放標準柴油貨車39臺,新能源貨車4臺,發放補貼資金1004.1萬元;支持大型、國有、專業運輸企業規模化發展,加快運輸企業“小升規”“規變強”,2025年,新增規模以上貨運企業12家;推動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試點。創新推出道路運輸經營許可和多個車輛道路運輸證配發“1+N”辦理模式,材料免提交率達96%,信息預填率達91.9%,辦理時限從20日縮減至3日以內,效率提升85%。
發展壯大維修企業,實現技術與服務雙提升
交通運管部門實施第二批開辦機動車修理店“一件事”省級試點。通過整合有關事項,重塑辦事流程,辦事環節由2個業務環節減少至1個環節;需填寫的申請表和提交的材料由15份減少至5份以內;辦理時間由4個工作日減少至1個工作日以內;搭建智慧維修平臺。開發智慧物流維修中心APP和智能診修平臺,實現故障快速定位。通過APP預約維修服務、查詢維修進度,維修人員在線接單、上傳維修記錄,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服務質量。2025年,擬新建集交通服務、物流中轉、商業配套、貨運維修、綜合能源于一體的綜合交通驛站5個,助力交通運輸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目前,謝家集南、上窯城市綜合交通驛站已開工建設。
創新領航水運企業,達成業務與品牌雙突破
交通海事部門堅持規劃引領,統籌謀劃全市港口布局特別是江淮運河沿線港口規劃,編制《淮南港總體規劃》,推動淮南港發展成為江淮航運重要樞紐港,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全面治理航道。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工程已全面實施,引江濟淮工程貫穿我市南北約95公里。淮河、江淮運河“一縱一橫”兩條黃金水道使我市境內二級航道總里程達到200公里,可通航2000噸級船舶,貨物通過水路進入長江中上游將縮短300至400公里;加快船舶更新改造。2024年拆解老舊船舶16艘,發放補貼資金677.93萬元。2025年擬拆解老舊船舶147艘,新建新能源船舶7艘,擬發放補貼8900萬元。
(記者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