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始終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構建高標準農田建、管、護“一盤棋”格局,不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在建好高標準農田上,我市制定項目建設計劃并掛圖作戰,按月分項調度進度,針對關鍵節點,通過專項檢查、現場督查、不定期通報及督辦等方式,確保按時推進。明確參建各方職責,細化自然資源等12家市直參建單位任務分工,規范鎮村及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工作職責,今年以來已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高標準農田項目8.75萬畝,有效保障了項目建設資金需求。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41.25萬畝、改造提升26.78萬畝。
在管好高標準農田上,我市建立涵蓋規劃與項目庫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編制與審批、招標采購、實施、驗收、資金使用、上圖入庫、建后管護等8個階段的全流程質量管理模式,制定工作導圖,保障建成設施長效運行。創新監管方式,在全省率先采取“紀檢+職能部門+專業機構+群眾代表”模式,對2019年以來建設項目開展工程質量“回頭看”。截至目前,全市已發現各類工程質量問題392個,完成整改382個,整改率97.45%,剩余問題已明確整改時限,確保盡快銷號。
在用好高標準農田上,我市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契機,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優化田埂和田間道路溝渠布局,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據測算,項目區實現“三節二降二提”,畝均節水約25%、節電約30%、節約人工約25%,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降低約15%,耕地質量平均提升0.5等,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左右,有效改變淮河以南縣區耕地零星化、碎片化現象,改善了農機通行和作業條件。
(通訊員 陳磊 桑李園 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