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持續高溫少雨,對農業生產產生不利影響。但毛集實驗區焦崗湖鎮焦崗村的村民感到很幸運,因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駐村工作隊經過深入走訪、多方協調,在今年灌溉期修繕了村里800余米的水渠,讓村民不再為農田灌溉問題發愁。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駐村工作隊入駐焦崗村以來,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頭等大事,以農田灌溉難題為抓手,修繕水渠,解決了800畝農田排澇灌溉,推動灌溉效率較去年提升70%,預計增產稻谷12萬斤,幫助村民節約抽水成本4萬元,保障耕種農民穩產增收,有效排除規模性返貧風險點。2025年村民因灌溉用水矛盾糾紛案例降為“零”。
以解難紓困為著力點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駐村工作隊入駐后,通過落實“三必訪,四必幫,五必到”走訪群眾機制,實現遍訪全覆蓋,精準查找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解決民生實事奠定了基礎。駐村工作隊會同村“兩委”干部,聚焦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改善等發展所需、群眾所盼,開展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形式現場調研10次,訪談種植大戶、老黨員和困難群眾50余名,走訪中了解到群眾對灌溉用水問題反映強烈。在派出單位、區工委管委、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將解決灌溉用水難題作為為民辦實事的“小切口”,納入重點工作計劃予以推動解決。
以多元共治為突破口
駐村工作隊在實施為民辦實事過程中,積極爭取多方協同、上下聯動,積極爭取多方重視支持,注重發揮村“兩委”主體作用、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村民自治作用,通過“政府補貼+群眾自籌+群眾參與”的方式,匯聚高效“解題”強大合力有效破解資金瓶頸。駐村工作隊實地勘測,針對水渠坍塌、渠底淤泥石塊堆積等問題,制定“清淤+硬化+節水閘”修繕方案,獲得村民一致支持。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區農業發展局、鎮政府支持,將水渠修繕資金納入毛集實驗區2025年第一批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安排,有力保障水渠施工建設。
以常態長效為落腳點
為保障水渠修繕工程全過程陽光透明,駐村工作隊會同村“兩委”組織黨員干部和村民按照村黨總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決議,項目實施方案、實施結果公開的程序規范整個項目實施過程,嚴格按照程序合規、精準使用資金、保證工程質量,杜絕施工質量問題發生,組織村民推選5名代表組成監督小組,全過程跟蹤材料采購、施工質量、竣工驗收等重點環節,確保工程高質量如期竣工。同時,制定水渠管護制度,創新志愿巡渠、義務修渠、長效管渠等措施,建立“責任到人、村民參與”的立體管護體系,讓灌溉水渠由“建得好”向“管得精”邁進。
(通訊員 郭京 周傳銀 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