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穩就業 扎實惠民生
—— 我市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綜述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近年來,我市始終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民生頭等大事,統籌謀劃,高位推進,把穩就業促就業工作抓緊抓實抓細。
就業招聘頻繁上新,職業培訓質效雙增,直播帶崗周周精彩,創業服務有聲有色,重點群體幫扶見實見效……
政策“組合拳”,加大力度穩崗促就業
“現在政府服務很貼心,企業不用跑腿,就能享受到政策紅利。”近日,淮南平圩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滿臉喜悅地說,企業收到了5萬元的失業保險一次性擴崗補助,增強了發展信心。
今年以來,為支持企業更好發展,我市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為穩就業釋放更大潛力。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16.3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3908.07萬元,降低失業保險費額約69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推行的“直達快享”模式讓補貼快速到賬。推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申即享”和一次性擴崗補助“直達快享”模式。企業無需提交申請材料,只要符合政策條件,補貼資金即可自動撥付至企業賬戶。
精準施策,助力重點群體走穩創業就業路
春節后的首場招聘會現場氣氛火熱。今年決定返鄉就業的劉玲經過認真咨詢、篩選后,將簡歷投到一家網絡公司。大學畢業后,劉玲就到杭州發展,有著豐富的計算機服務器運維、網絡安全維護工作經驗的他,對這家公司提供的網絡管理員崗位“一見鐘情”,并應聘成功。政府搭“橋”,讓企業和求職者收獲滿滿。
今年以來,我市開發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31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478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43人,幫扶6609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發放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390.34萬元,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29.4萬元。
我市各級人社部門打破常規、另辟蹊徑,采取一系列措施為求職招聘“聚人氣”,讓政策宣傳“接地氣”,組織開展了高校畢業生“體驗式”招聘活動,通過入企“零距離”觀摩互動,助力企業精準用人,實現企業和高校畢業生“雙向奔赴”。今年以來,舉辦招聘會523場,服務企業7888家次,達成就業意向6833人。建成零工市場4個、零工驛站8個。
廣開“才”路,切實加強才智支撐
近年來,我市不斷優化人才工作格局,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開創了人才引領創新驅動、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我市以抓人才、抓平臺、抓項目為重點,與省內外知名高校合作。我市和用人單位制定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把高校人才宣介工作作為招才引智的重要抓手,定期開展“訪名校”“進校園”活動,開展宣介活動。
良禽擇木而棲,賢才觀風聽潮。為切實加強才智支撐,我市人社部門組織586家次重點企業赴省內外高校進校直招,達成就業意向1683人。開展補貼性技能培訓1.38萬人次,發放企業職工個人技能提升補貼1562.7萬元。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1.23萬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214.95%,完成率居全省第一。
此外,為持續推進為企服務,我市組建人社政策宣講團,走訪企業700余家。聚焦制造業“培優促強扶大”工程,會同工信部門摸排制造業企業用工需求3000個,解決企業用工1820個。
(記者 魯松 通訊員 楊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