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潔)9月1日,淮南第二十六中學以“賡續抗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為主題,組織六年級學生走進水滴空間勞動教育科創基地,為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這堂“搬”出校園的特殊課程,是該校與水滴空間勞動教育科創基地連續四年攜手的育人實踐,更是學校聚焦素質教育、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將“開學第一課”延伸至校外實踐場景,打破課堂邊界,讓學生在動手探索中涵養精神、提升本領。
活動當天,水滴空間的老師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場趣味與深度并存的科學探索之旅。在“點亮科技夢想”環節中,孩子們通過“行星稱重”“AR互動模擬器”近距離感受科技魅力,學習非遺文化知識,在科技與傳統的碰撞中增強文化自信;在“艾草線香”和“筷里乾坤”實踐課上,孩子們親手調配香泥、打磨木料,在掌握制香、木工技藝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科學魔法秀”“指尖上的圖像世界”“冰上象棋”等多個科技主題活動,也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感受到科技帶來的無窮樂趣,現場氣氛熱烈。
淮南二十六中黨委委員、副校長汪令其說:“我們堅持把開學第一課‘搬’到這里,就是想讓孩子們觸摸到知識的溫度——不是課本上的文字,是親手操作的體驗,是團隊合作的力量,更是從歷史精神里汲取的成長底氣?粗鴮W生們在這里收獲不一樣的開學記憶,更堅定了我們走實踐育人之路的決心!
據介紹,作為學校素質教育體系中的關鍵一環,淮南二十六中連續四年將開學第一課設在水滴空間勞動教育科創基地,體現了學校對學生成長的深層考量:跳出課本理論的局限,以沉浸式實踐為載體,融合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與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悟”。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與水滴空間勞動教育科創基地的合作,把校外實踐課程納入常態化教學規劃,圍繞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開發更多融合精神傳承、科技探索與勞動實踐的特色內容,讓“走出校園學知識、在實踐中長本領”成為學校的育人品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