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數學之道 守育人初心
——記淮南三中數學教師宮政
“宮老師總能把枯燥的函數講成生活里的故事,聽他的課根本不會走神!”在學生的口中,淮南三中數學教師宮政是一位激發學習興趣的“引路人”。
自2005年從安徽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踏上講臺,宮政已深耕教育一線20載。從教以來,他始終以“做有溫度的教育,育有思想的學生”為信念,在教學、育人、教研的賽道上步履不停,用扎實學識與無私奉獻,書寫著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奮進篇章。
示范引領,做同事眼中的“排頭兵”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這是宮政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學校教研“領頭雁”,他始終秉持“共生共長”理念,把個人成長與團隊進步緊密相連。
不久前,淮南三中“青年教師成長沙龍”第一期活動在青衿軒舉行,宮政結合自身對高考試題的研究,以一場生動的說題案例剖析微講座,為新入職青年教師點亮專業成長明燈。目前,宮政身兼校教研處副主任、高三年級部副主任、高三數學備課組長、安徽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等數職。他主動扛起“傳幫帶”重任,與多名青年教師結成幫扶對子——從教學設計的邏輯梳理,到課堂駕馭的節奏把控,再到作業批改的細節技巧,他手把手傾囊相授。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多名青年教師在市級優質課比賽中斬獲一等獎,快速成長為學科教學骨干。
從教以來,宮政先后獲評淮南市骨干教師、淮南市“紅燭杯”優秀青年教師,成為安徽省“雙名計劃”名師培養對象、淮南市“三名工程”名班主任培養對象。他用自身行動證明,優秀的教師不僅要自己發光,更要成為照亮他人的“燈塔”。
溫暖教育,做學生心中的“引路人”
“教育是喚醒,更是陪伴。”這是宮政擔任20年班主任的深刻感悟。在他看來,班主任不僅要管學生的成績,更要護學生的成長。
班里有“特殊生”,他總是格外細心,學生情緒低落,他主動拉家常解心結;為搭建“家校共育”橋梁,他堅持每周與每位家長電話溝通,既反饋學生的課堂表現與成長變化,也耐心傾聽家長的困惑與建議。“宮老師特別認真負責,無論是孩子們的學習還是生活,都盡職盡責、一絲不茍,我們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特別放心。”一位學生家長表示。
多年來,宮政所帶的班級多次獲評淮南市先進班集體。在學生眼中,宮老師不僅是嚴師,更是能說心里話的“大朋友”。“您教會我們的不只是數學公式,更是面對生活的勇氣與溫度。”有學生在畢業留言本上寫道。
創新教學,做復興三中的“奉獻者”
“高中數學不是天書,而是藏在生活里的邏輯。”面對數學抽象難懂的特點,宮政深耕課堂改革,探索出“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學新模式。
他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將抽象知識點拆解成環環相扣的“問題鏈”:從生活中的房貸計算導入數列知識,用商場促銷活動講解函數應用,再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辯論—總結升華”的流程,讓學生從“被動聽”變為“主動學”。課后,他利用晚自習、課間時間“因材施教”,為基礎薄弱的學生查缺補漏,幫學有余力的學生組建“數學興趣小組”,帶領大家攻克難題、參加競賽。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些年,宮政所帶班級的數學成績始終穩居年級前列。而他自己,也在教學創新的道路上不斷突破,榮獲淮南市高中數學優質課一等獎,多篇論文在專業期刊發表。
“教育不是一場獨角戲,而是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旅程。”20年春秋流轉,宮政在三尺講臺上,用匠心打磨教學,用熱愛守護學生。未來,他將繼續堅守三尺講臺,以匠心育桃李,用熱愛赴山海,在高中數學教育的道路上續寫新的篇章。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