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我市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點亮多彩夏日——
志愿服務在身邊 讓幸福觸手可及
今年暑期,我市發揮陣地優勢,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從關愛“一老一小”到服務戶外勞動者,從助力公共服務到參與社區治理,志愿者們用真情付出和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這座城市注入溫暖與活力。
“‘步’約而同”,暖心守護夕陽
為守護獨居老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的日常居家安全,市委社會工作部精心謀劃,在全市選定100個社區和村,試點推行“‘步’約而同”志愿服務。這一創新舉措,以微信運動步數為切入點,組織志愿者密切觀察老人的微信運動步數變化,針對老人可能突發的健康狀況,及時上門走訪,編織一張溫暖而有力的“守護網”。
市委社會工作部指導各地在社區(村)建立應急響應、日常幫扶和志愿服務激勵等3項機制,完善“‘步’約而同”志愿服務內容,打造基層助老護老暖老全鏈條服務。結合全市開展的以鄰里互助、鄰里和睦為主要內容的“睦鄰一家親”行動,試點社區(村)常態化開展關愛老人日常幫扶活動。2024年以來,全市引導1萬余名村(居)民、黨員志愿者、新就業群體、大學生、醫護人員和500余個社會組織,為廣大老人開展送餐、理發、義診等志愿服務4萬余人次,共同守護老人晚年幸福生活。
“托”起精彩暑假,“管”護快樂成長
暑假來臨,不少家長卻因工作繁忙面臨“看護難”的問題。我市精心組織開展暑期托管志愿服務工作,以豐富多彩的課程、貼心周到的服務,為青少年打造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港灣,讓家長無憂、孩子有“趣”處。
我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陣地優勢,在全市開設268個服務班點,打造覆蓋城鄉的暑期托管服務網絡。廣泛動員黨員教師、大學生志愿者、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以“托”“管”“教”結合為核心,精心設計涵蓋勞動實踐、文化藝術、科普教育、課業輔導等多元化課程,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愛心媽媽”牽手留守困境兒童
為切實關愛困境兒童成長,市委社會工作部會同市婦聯組織開展“牽手困境兒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今年暑期累計開展關愛活動200余場次,覆蓋困境兒童1.6萬余人,織密關愛保護網絡。
我市舉辦楚韻家風家訓誦讀暨“愛心媽媽”結對關愛志愿服務活動,50余名“愛心媽媽”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現場結對。舉辦關愛孤獨癥兒童家庭暨2025愛心媽媽暑期關愛服務活動,志愿者為困境孤獨癥兒童及家庭發放價值1.3萬元的“加油徽姑娘”項目“微心愿”學習包與家庭包,并由心理咨詢師為家長提供團體心理輔導,緩解照護壓力。組織開展“科技‘童’行·筑夢未來”科普活動9場,讓400余名兒童增強科技認知。
夏日送清涼,致敬戶外工作者
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團市委、市總工會、市衛健委等多部門,共同開展“夏日送清涼”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累計服務群眾超10萬人次。啟動“愛心冰柜”公益項目,在銀行網點、工會驛站、沿街商鋪等場所設置66個供給點,配備冰箱、飲用水及應急醫用品,并同步上線電子地圖,方便戶外工作者實時查找、就近取用,打造“移動清涼站”。依托工會驛站網絡,為環衛工人、快遞員、交警等戶外勞動者發放防暑物資,覆蓋百余家企業,重點慰問高溫作業職工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組織多家醫療機構深入建筑工地、街頭巷尾,開展防暑科普和急救演示,并為外賣從業者提供免費體檢與義診,筑牢健康防線。
夏日“橙”風暖,青春護旅途
暑運期間,淮南西站內人流如織,一抹亮眼的“橙色風景線”成為車站最溫暖的底色。20多名來自各高校的大學生組成的“小甜橙”志愿者團隊,用熱情服務溫暖著每一位旅客的出行路。
每天清晨,第一班列車尚未進站,“小甜橙”們就已經各就各位。在售票廳,他們耐心指導旅客使用自助購票設備;在安檢口,他們細心提醒旅客提前準備好身份證件;在候車室,他們主動為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提供幫扶。“小甜橙”們用真誠的服務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小小圖書管理員”點亮書香暑假
為豐富少年兒童暑期生活,市少兒圖書館組織開展2025年暑期“小小圖書管理員”志愿服務活動,20余名少年兒童化身“圖書管理員”持續兩周開展活動,通過“培訓+實踐”的方式,讓孩子們深度參與圖書館日常管理,在志愿服務中學習知識、傳遞書香,開啟了一段別樣的成長之旅。
在少兒閱覽區,“小小圖書管理員”踮起腳尖整理書架,將錯放的圖書按編號歸位;在服務臺前,他們協助讀者借書還書,一絲不茍地核對借閱信息;在閱讀區,他們輕聲提醒喧嘩的讀者,維護安靜環境。市民李女士稱贊道:“這些小圖書管理員特別負責,他們認真工作的樣子,真棒!”
“童聲童議·我是社區小主人”志愿服務賦能社區治理
今年暑期,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淮南市螞蟻力量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童聲童議·我是社區小主人”志愿服務活動,引導青少年參與社區治理工作,帶動家庭參與社區共治。
活動以“青春賦能社區 童心點亮未來”為主題,設置創城行動、安全守護、暖心關愛、調研獻策、文化活力五大實踐模塊,利用暑期時間,在全市21個社區開展70場各具特色的活動。同時,積極構建“培訓—實踐—評估”全流程模式,使參與機制更完善、實踐內容更豐富、保障體系更健全,引導更多青少年以“小小主人翁”身份參與社區建設,推動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區”的乘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