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中專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就業注入活力
三場招聘會吸引了1500人次,50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
5月16日,雖然天空中還不時飄落著零星雨滴,但是也阻擋不了招聘者和求職者的熱情,淮南市民營企業招聘周最后一場招聘會在市職介中心一樓大廳舉行。
整個招聘周期間,市勞動部門組織的三場招聘會共吸引以淮南50強民營企業為主的140多家用人單位前來招聘,提供了3000多個就業崗位,前來咨詢、求職者達1500余人次,其中有50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相關部門還在現場設立了報名求職、政策咨詢、法律維權等專柜,豐富了招聘會活動內容。
今年的民企招聘周主要面向大中專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其中,招聘重點放在企業文員、計算機操作、英語、管理等高層次人才中;也有一些技工類崗位應聘者相對較少,對應聘者的技術要求偏高,成為崗位受冷落的主要原因。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招聘周活動場次增多、提供的崗位更多、涉及的行業更廣,招聘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關注、參與部門增多,影響力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市農委扶貧辦現場設立專柜,為淮南特困和零就業家庭提供幫助,關心社會弱勢群體,使得就業政策更有力度,更能貼近民心。
但是,也有部分大中專畢業生由于工作經驗偏少,招聘洽談的成功率很低,成為制約他們就業的瓶頸。就讀于安徽農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小朱,通過網站了解到此次招聘周活動,但是三場招聘會跑下來,讓小朱頗感有點失望,“企業不是要求有工作經驗,就是要求求職者具有專業性太強的職業技能證書,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實在有些強人所難。”‘畢業于淮南工業學校的柴文昊有著幾年外出打工的經歷,在勞動部門的指導下,他在招聘會上與一家民營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下周一就要開始新的工作了。
返鄉農民工作為一支就業大軍,如今也并非純粹的勞動力,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掌握相關的職業技能,成為了民企青睞的求職者,而勞動部門為其提供的免費技能培訓,在今后的求職道路上,也能令他們如虎添翼。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