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開工建設,兩年內(nèi)建成開館
在合肥科技館痛痛快快玩了一天,對于淮南市洞山中學7年級11班的張雪晴同學來說,這是今年暑假他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張雪晴同學的母親陸女士告訴記者說,放暑假后,孩子天天在家除了做作業(yè),就是看電視。為了使孩子的暑期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周末的時候,她帶孩子到合肥科技館玩了一天。在合肥科技館,孩子不僅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次。而且通過玩,孩子還學到了許多科普知識,現(xiàn)在孩子的求知欲望更加強烈了。
“我們淮南什么時候有自己的科技館就好了”!陸女士不無遺憾地說:“到合肥科技館去玩雖然花費并不很多,但路途較遠,去一次總覺得還是很不方便,如果家門口有一座科技館,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該有多好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青少年朋友和他們的家長都同張雪晴同學和他的母親陸女士一樣,對建造淮南人自己的科技館有著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9月15日,淮南科技館將在山南新區(qū)正式開工建設,淮南沒有科技館的歷史即將結束了”。8月12日,市科協(xié)主席李從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淮南科技館建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目前已取得了重大進展。淮南科技館建設已批準立項,選址和環(huán)境評價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也已編制完畢,建設用地正在報批,建筑設計方案已經(jīng)市規(guī)劃委員會批準,淮南科技館將在兩年時間內(nèi)建成開館。”
據(jù)了解,為了高標準地規(guī)劃建設淮南科技館,我市邀請了國內(nèi)五家著名的規(guī)劃設計單位進行了方案設計,各設計單位按照招標要求,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按時提交了設計成果,經(jīng)過專家組的認真審查、評選,最終由中國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交的DNA——雙螺旋結構設計方案脫穎而出,成為淮南科技館的設計方案。
市科協(xié)青少部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DNA通過酶的活性催化而自我復制,表現(xiàn)了生命、自然和人類對于未來生生不息、勇于探知的意境,用DNA的雙螺旋結構設計來建筑科技館,充分表達了我市不斷增強的科技實力,同時雙螺旋的一側高聳,一側嵌入水體,“雙如意”結構也顯示了科技館的謙遜而包容萬千的姿態(tài)。
“科技館是以科普教育為目的的社會公益場館,淮南科技館新建工程占地55畝,建筑面積為15000m2,投資達到13650萬元。市科協(xié)主席李從玉強調,淮南科技館的建設是我市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這對于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推動我市經(jīng)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