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4日電 在12月5日國際志愿者日來臨之即,記者就志愿服務工作采訪了中央文明辦負責同志。
問: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近年來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情況。
答:近年來特別是中央文明委《關于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意見》下發以來,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的統籌協調和組織推動下,各地各部門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抓住大型社會活動提供的有利契機,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以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為宗旨,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從人民群眾愿望出發,精心設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敬老愛老志愿服務、西部文化建設志愿服務在全國城鄉蓬勃開展起來,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顯著標志和重要推動力量。為褒揚廣大志愿者的辛勤勞動和真情奉獻,樹立“當志愿者光榮、做志愿服務光榮”的價值導向,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光明日報、中國文明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央視網在全國組織開展了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網上推薦活動,為人們樹立了行為的示范和學習的榜樣。
問: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取得了圓滿成功,請您談談組織開展“迎世博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的情況。
答:今年以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組織開展了“迎世博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以倡導文明禮儀、維護公共秩序、提升社會服務、改善城鄉環境為重點,組織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服務、奉獻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8萬名園區志愿者、10萬名城市志愿者和200余萬名社會志愿者參與世博志愿服務,6萬名賽會志愿者、50萬名城市志愿者參與亞運志愿服務,撰寫志愿者心得1650余萬條。廣大志愿者以“為祖國和人民爭光、為世博和亞運添彩”的巨大熱情,不辭辛勞、樂于奉獻,用燦爛的笑容和熱情的服務弘揚了世博精神和亞運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講文明、重禮儀、團結友善、熱情好客的優秀品格,樹立了文明之邦、禮儀中國的良好形象,為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創造了良好社會人文環境。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廣州亞殘運會就要開幕了。我們將按照“兩個亞運同樣舉辦、兩個亞運同樣精彩”的要求,全力以赴地做好亞殘運會的志愿服務工作。
問:“百萬空巢老人關愛志愿服務行動”開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請您介紹一下這項活動的情況。
答:志愿服務之所以廣受歡迎、迅速發展,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華民族有著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同時,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許多困難群眾需要幫助,空巢老人就是一個特別需要關愛的群體。據統計,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67億,部分大中城市老年家庭空巢率已達70%,空巢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問題,已經成為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社會問題。為此,中央文明辦、民政部、全國婦聯在全國組織開展了“百萬空巢老人關愛志愿服務行動”,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主題,以社區為依托,組織社區居民特別是低齡老年志愿者結對幫扶高齡空巢老人,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推動建立與政府服務和市場服務相銜接的為老志愿服務體系,使廣大空巢老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為推動“百萬空巢老人關愛志愿服務行動”扎實開展起來,中央文明辦在全國50個城市舉辦了啟動儀式,確定500個社區進行重點推動,召開專門會議總結交流成功經驗,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下撥6000多萬元資金進行支持,并在重陽節期間組織開展了敬老愛老專項志愿服務活動。可以說,這是一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大好事,要深入持久、扎實有效地開展下去。
問:請您介紹一下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的情況?
答: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是我國志愿服務領域唯一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主要任務是募集社會資金支持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自成立后,著力在做大、做強上下功夫,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建立多渠道、社會化籌資機制,募集社會資金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今年,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會同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美術館組織了“愛我中華”書畫征集活動,動員書畫名家向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捐贈書畫,張海、沈鵬、歐陽中石、李鐸等知名書法家,劉大為、黃格勝、范曾等知名美術家都捐贈了作品,這些作品將進行義賣,所得收入全部用于資助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同時,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專門制定了募捐管理辦法、基金使用辦法和項目基金管理辦法,明確了基金會財產取得、使用和管理的具體要求,在規范運作管理、發揮服務功能、加強自身建設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熱忱歡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向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捐贈,共同促進我國志愿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問: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對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請您介紹一下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
答: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從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高度,對志愿服務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我國志愿服務事業有一個新的更大發展,關鍵是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活動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發揮好文明委的領導作用和文明辦的牽頭作用,實現志愿服務隊伍由以青年為主向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轉變,志愿服務活動由以階段性為主向經常性活動轉變,志愿服務管理由松散型向規范化轉變,把各方面資源整合起來,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強大工作合力。要緊緊抓住全社會的關注點和人們實際利益的關切點,抓住國家的大事和能打動人心的好事,以服務重大社會活動為優先目標,以幫扶困難群眾為常規任務,創新活動載體、拓展活動領域,奮發有為、真抓實干,不斷擴大志愿服務的影響力和實效性,努力開創我國志愿服務事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