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上窯鎮方樓村的陳信堯把家中的舊電視機送到安徽華聯商廈換購了一臺液晶電視,舊電視被回收后給他兌換了300元。他還告訴記者,去年他購買了一臺新冰箱,憑著有關資料、蓋過章的信息資料和發票復印件,政府也對他進行了補助。“現在看來,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確實讓普通百姓得到了實惠,惠民政策真正落實到我們的心坎上。”說到這里,他喜不自禁。
據了解,我市開展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工作以來,截至3月底,設立家電下鄉代墊直補銷售網點279家,銷量32萬臺,銷售金額7.9億元;財政補貼29.9萬臺,金額9090.1萬元,補貼兌付率93.4%。設立以舊換新網點36家,涉及5種產品,銷量5.6萬臺,銷售金額2.02億元;回收舊家電3.9萬臺,回收金額46萬元;財政補貼3.87萬臺,補貼金額1160萬元,補貼兌付率69.1%;商務審核銷售補貼數量4.2萬臺,補貼金額1259萬元;商務銷售補貼審核率75%。
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是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在開展該項活動中,重點確保“五個到位”,確保組織到位,市政府成立家電下鄉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各縣區政府也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明確目標,細化任務,確保組織到位;確保宣傳到位,先后在淮南日報、淮河早報、市場星報和淮南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開設家電下鄉專欄專題宣傳30多次。印制1.5萬份宣傳手冊,并郵遞農民家中。利用農村居民電信話費單,宣傳信息2萬條;確保培訓到位,先后兩次對各縣區商務、財政部門負責人和170多家銷售網點、48個鄉鎮財政所信息人員進行培訓,使參訓人員掌握操作程序和要求;確保責任到位,分管副市長多次率隊對銷售網點進行實地檢查,各縣區對備案銷售網點,逐一現場檢查,取消指定銷售網點資格20家;確保惠民措施到位,設立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代墊直補銷售網點,方便市民。
與此同時,我市還深入開展家電下鄉、以舊換新防治騙補突擊檢查月活動,3月10日至15日,市聯合督查組3次赴縣區督查。
從督查情況看,各縣區都制定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監管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聯合督查組,確保“家電下鄉防治騙補突擊檢查月”活動有序開展;精心管理,下發了《關于加強家電下鄉補貼工作管理的通知》,公開張貼告示,在全省率先張貼統一印制的《關于身份信息資料一次性使用的告示》,規范票據資料,嚴格時序規定,嚴格監督檢查。
市商務局負責同志在采訪中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加大宣傳力度,公開公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和程序;進一步完善工作思路,監督規范經營行為,切實防止各種違規行為的發生;進一步發揮領導小組協調作用、成員單位牽頭作用,推進信息共享,強化聯合執法,提升執法效能;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將短期專項行動與長期制度建設結合,建立和完善“查管一體、打防結合”的“雙打”長效機制,建立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工作消費者舉報獎勵制度。
【政策鏈接】家電下鄉政策是順應農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運用財政、貿易政策,引導和組織工商聯手,開發、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特點、性能可靠、質量保證、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并提供滿足農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務;對農民購買納入補貼范圍的家電產品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以激活農民購買能力,擴大農村消費,促進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
“以舊換新”政策,是在國務院領導的親自推動下,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推出來的一項利國利民利企的好政策。黨中央和國務院在2009年5月份,出臺了以舊換新的政策,對汽車和家電以舊換新,通過財政補貼促進消費。這項政策和汽車下鄉、家電下鄉一起構成了擴大汽車和家電消費的政策體系,是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地發揮財政倍數效益,擴大消費需求。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