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豆腐生產廢液制成沼氣,用于豆制品生產
淮南豆制品企業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淮南豆腐天下聞名,其營養美味讓人贊不絕口,但在豆腐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渣、廢水處置不當,既污染環境,又造成浪費。為此,淮南農業部門引導豆制品企業以豆腐生產廢液制成沼氣,循環利用,節約能源,提高環境效益,走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道路。
今年第18屆中國豆腐文化節前夕,記者來到淮南碗碗香豆業公司,實地了解豆腐生產廢液制成沼氣的全過程。據公司負責人完顏永安介紹,碗碗香豆業是“中國豆制品50強”,是“安徽省農業產業省級龍頭企業”,每日生產要投干豆量10余噸,對于這樣規模的豆制品生產企業來說,每日豆制品生產必然要產生相當量的廢渣、廢水,特別在豆腐生產的過程中,1斤黃豆需要用25斤水,這樣產生的廢水就更多。其中絕大多數的豆腐渣會被養殖戶拉去養豬,而大量的廢水中,由于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如不處理則會很快變質造成污染。而在碗碗香豆業公司,這里富含蛋白質的廢水則用于發酵沼氣,并用沼氣燒鍋爐生產豆腐,既節約了能源,還對廢水作了無害化處理。
淮南碗碗香豆業人員朱敏介紹,沼氣生產是厭氧菌發酵,整個流程都是密閉的,完全采用管道輸送,即衛生又環保,產生的沼氣便可以用作燃料。豆制品生產需要將豆漿煮沸,要消耗大量熱能,而用沼氣加熱鍋爐,將節約生產用煤。并且,沼氣更衛生清潔,比燃煤更環保。據測算,淮南碗碗香豆業利用豆腐生產廢水發酵沼氣,每年可節約15%-20%的燃煤,還大大減少了廢水處理的費用。
淮南市農委科教科科長李傳志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對豆制品加工產生的廢水、廢渣等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達到資源的綜合利用,發展沼氣成為必然選擇。沼氣是清潔能源,可替代燃料煤用于工業鍋爐,同時,沼氣發酵后的沼液可向農業生產提供高效有機肥源,也是為保護生態環境、進行無公害糧食、綠色食品生產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圖為沼氣鍋爐的熱能用于豆制品生產。
(記者 張雪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