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的《淮河早報》版面上,我們幾乎都能看到一些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例,看到了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竭誠為廣大市民排憂解難的感人故事。不少讀者反映,早報的新聞版就像是一個美麗的窗口,我們從中看到了政府的關心、社會各界的愛心,更感受到了明媚的陽光和溫暖的春風。
的確,這些年來,社會各界為廣大市民解困助力事例已不勝枚舉——關愛孤寡老人,讓他們晚年幸福;關愛下崗職工,讓他們重返崗位;關愛失學兒童、讓他們再進課堂;關愛農民兄弟、讓他們掌握技能。更有一些見義勇為、捐款救助、幫忙辦事、解疑釋惑的事例,處處體現了真情真愛,讓人時時縈繞心中,久久難以忘懷。
有人說,為民辦事,就要舍得大投入、大手筆,這話當然不錯。這些年來,我市為民生工程的投入可謂很多很大,許多為市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大工程更是可圈可點。然而,光靠辦幾件大事還遠遠不夠,群眾中需要幫助解決的難事依然有千千萬萬,這些事情雖小,但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變成大問題;何況這些小事對于一個家庭一個人來說,則就是一件大事,幫他們解決了這些難題,將是功德無量的。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大意是說,不要以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這是劉備臨終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勸勉他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范,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大事。所以,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世的。
多做好事、善事,還能夠促進社會公德和社會風氣的好轉。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變革的時代,各種體制、機制的變化,各種觀念、決策的變化,使得我們這個社會機器的運轉要時時緊一緊螺絲,加一加機油,才能保證社會的每個環節都能正常運轉。大家都來做做好事、做善事,就會讓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更加和睦,充滿溫情。
朋友,但愿能從我們早報的新聞版塊中,時常看到你和你朋友們的名字。把我們工作中、生活中那美好的點點滴滴匯集在一起,為這個偉大的時代添上五彩斑斕的一筆。
(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