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早報》曾以《“一代拳王”蔣浩泉情牽淮南》為題,報道過這位剛剛逝去的著名武術大師、中國第一位武術博士,“活著的霍元甲”。近日,蔣浩泉與他的嫡傳弟子,淮南的焦登放潛心研究多年的拳擊命名一書現已基本整理成稿,即將出版。
1973年,13歲的焦登放有幸通過熟人認識了在安徽大學任教的蔣浩泉教授,并成為了他的嫡傳弟子。后來,他們開始了致力于將中華武術與西洋拳術融為一體,獨創格斗新技的研究。蔣浩泉教授也開始了他們“中為洋用,洋為中用,中西合璧,靈巧型拳擊的發明創造。”
據淮南市拳擊協會秘書長焦登放介紹,拳擊是西洋拳種,如何將中國的武術和外國的拳種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并成為中國選手在國際大賽中克敵制勝的技能。經過他與蔣浩泉教授多年研究,他們將每一招每一式都命了名,徹底改變過去拳擊的每個動作沒有名稱的遺憾,并用于實踐中,為中國拳擊技術提升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為了讓更多的愛好者、從事這種職業的運動員有效的掌握這些技能,焦登放將其整理成稿準備出版。
(記者 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