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建議:補水、通風、莫貪涼,生病及時就醫
入“梅”以來,氣溫持續高溫高濕,“桑拿天”也考驗著市民的身體健康,我市各大醫院的門診接診數量也呈上升趨勢。7月7日,記者在我市部分醫院走訪時發現,當下“高溫病”患者扎堆在醫院就診,不少病因與吹空調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當天下午2點30分,記者來到東方醫院集團總院看到,主要候診區的公共座椅幾乎被坐滿,就診的患者以中老年人和兒童居多,其中也不乏一些“上班族”。家住華聲苑小區的顧大爺在孫女的陪伴下,剛剛打完吊水,他告訴記者:“天氣又熱又濕,在家空調吹多了又難受,年紀大了搞不好就受涼。”在醫院附近工作的許女士則是因為食用了不潔的食物而得了急性腸胃炎,“正忙著呢,突然肚子特別疼,上吐下瀉的,就趕緊過來看看,平時不得病的,還鬧了腸胃炎。”
記者隨后采訪了值班醫生汪蛟龍,他告訴記者,暑期醫院門診的接診數量明顯比其它季度要多,患者病癥以呼吸系統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為主。很多人長時間在空調房內工作生活,加之空間封閉、空氣不流通,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出現咳嗽、發燒等癥狀。夏季飲食的不衛生、不規律也容易導致急性腸胃炎、消化道潰瘍、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此外,因中暑前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也屢見不鮮。
對于暑期高溫天氣下市民如何自我保護,汪醫生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市民應盡量減少在高溫時段外出活動以及劇烈運動,“上班族”應注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喝新鮮的白開水或淡鹽水,少飲冰鎮飲料。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瓜果蔬菜,尤其是西瓜、冬瓜等;不要長時間在低溫環境下滯留,晚上睡覺時應盡量開窗通風,老年人和兒童進空調房前要把汗擦干。空調溫度一般設定在24至26度感覺不熱即可,睡覺時不要將出風口對著人,切莫貪涼。并經常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經常清洗空調保證空氣清潔;市民還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過量食用生冷食物,特別是體質虛寒的人,因為冰淇淋、雪糕等冷飲中均含有膽固醇、糖和淀粉等成分,吃冷飲影響正常的食欲,又會使腹瀉加重;從烈日下回到房間不要立即沖冷水浴,要沖涼最好先把身上汗水擦干再沖洗,以免人體在吸收大量熱量后立即冷卻造成全身毛孔閉合,導致體內高熱,甚至引發供血不足。
汪醫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如果身體出現病癥,不能拖延,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記者 李舒韻 實習生 褚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