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高溫致血源緊張,血站多措并舉采血,呼吁熱心市民和單位獻愛心
血庫存量報警 期盼市民救急
正常情況下能維持一周左右的庫存量,如今只能供應一兩天,A型血尤為緊張!隨著近期持續高溫,參與愛心獻血的市民人數銳減,淮南市中心血站庫存情況持續告急,臨床用血面臨挑戰——
庫存緊張 血庫冰柜“吃不飽”
高溫天氣下,血站采血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形勢。8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市中心血站,登陸安徽血液安全信息網后在血液庫存預警信息中看到,淮南市血液庫存只有B型血處在正常狀態中,A型、O型和AB型血液庫存都偏少,總體上也呈現偏少狀態。
在位于血站一樓的血庫內,記者見到了存血的冰柜,除了B型血填充了冰柜的4格,其他血型均未填滿2格。“正常情況下至少要填滿3格,情況非常好的時候甚至都能將整個冰箱填滿的,”血庫醫生馬燕介紹稱,“這段時間血液庫存基本上每天都處在緊張中,尤其是A型血。”
在市中心血站,辦公室主任沈怡正在為血源緊張情況積極聯系愛心單位。記者在其帶領下來到血站獻血大廳,但在半個多小時里,偌大的大廳里竟然沒有一個人來獻血。記者查看當天的獻血記錄發現,當天僅有3位熱心市民前來獻血,而在入夏之前每天前來獻血的市民有10多人。
沈怡告訴記者,伴隨著高溫季節的到來,愛心獻血的市民人數銳減,而臨床用血量并未相應地縮減,這便造成了血液供求緊張的局面出現。“正常情況下,血站的庫存量一般可以維持一周左右的使用量,但如今只能供給一兩天的使用。如果短時間內出現幾起需要大量用血的情況,將會面臨極大困難。”沈怡說道。
持續高溫 血液用采“負增長”
血站血液庫存緊張,參與愛心獻血的市民數量減少是主因,而這與高溫天氣又分不開。市中心血站登記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全市參與愛心獻血的市民人數為12364人,平均每月有2060人參與獻血;而進入7月,全月僅有1486人獻血,人次相較前6月的平均值降低了28%。
沈怡介紹稱,高溫天氣,外出活動的市民人數大量減少,從而導致參與街頭獻血的人數減少。6月底7月初這一階段,血站采血形勢逐漸變得嚴峻,因為市內各高校在這個時間段放假,導致了廣大學子這一獻血群體的暫時消失。7月下旬以來的持續高溫,讓市民們的獻血熱情進一步降低。
在持續高溫下,獻血的市民人數銳減,臨床用血的情況卻并未相應減少,甚至一度呈現出上升的趨勢。據介紹,這是因為許多市民夏季易出現一些需臨床用血的疾病,而天熱時市民的情緒相較平時也顯得更加不穩定,很容易出現意外情況。“A型血緊急的情況最為嚴重!很奇怪的是,最近一些用血的基本上都是A型。我從幾個醫院了解到,A型用血集中體現在癌癥、白血病患者,手術用血以及產婦用血上。”沈怡介紹道。
開源節流 期盼市民“來救急”
市中心血站副書記鹿炳武告訴記者,針對高溫天氣血液緊張的情況,該站采取了“開源”的方式,但要緩解持續緊張的狀況,還得用血單位能注意“節流”。
鹿炳武介紹稱,為了采集到更多的血液,進入7月份以后,血站工作人員沒有休息過一天,工作日里有4個獻血點可供市民獻血,周末則設有3個。“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因為夏季傍晚時氣溫稍低一些,所以大家一般都會忙到7點左右才收工,有時采血車從鳳臺趕回來都要到晚上9點多,”鹿炳武稱,“雖然工作人員非常辛苦,但采血形勢仍是不容樂觀”。
鹿炳武稱,除了加大了采血點的覆蓋率外,血站還通過各種媒介平臺向廣大市民呼吁參與獻血,同時血站工作人員也每天都在不斷聯系市內的眾多集團、單位組織員工獻血。
雖然血站通過“開源”的方式來進行采血,但面對嚴峻的血液用采形勢,也還得注意用血時做到“節流”。鹿炳武介紹稱:“一些醫院在為病人治療過程中,不時會出現一些‘人情血’、‘安慰血’的情況,在血液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這是極不應該的,我們希望寶貴的血液能用在急、危、重患者身上。”
“為了避免‘血荒’的出現,我們希望愛心單位、企業能組織員工積極獻血,如有意向可與我們聯系,屆時具備條件的話我們可以直接將采血車開到相關單位,”鹿炳武稱,“當然,我們更希望廣大市民能積極奉獻愛心,‘愛的細流能匯成大海’,在大家協助下一定能渡過難關。”
記者從市中心血站了解到,血站獻血大廳和龍湖路地下商場內的愛心獻血屋是固定的采血點,每天還有2臺流動獻血車在各縣區進行采血,每個采血點會持續停留一周時間。采血車相關停靠信息市民們可登陸市中心血站進行查看,有獻血意向的市民屆時可合理安排自己的獻血時間、場所。
(記者 吳巍 實習生 彭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