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度過的這個黃金周天氣好得沒得說,陽光格外燦爛,氣溫舒適宜人,在曉風殘月的楊柳岸邊,在漫山紅遍的樹林里,人們走出家門,置身山野,細細品味著秋之靜,秋之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這首《秋詞》就展現(xiàn)出秋天也同樣具有爽朗明快的動人景致。
可是,就在假期的收官階段,臺風“菲特”趕來湊了一回熱鬧。受其外圍云系影響,昨天凌晨開始,我市風力有所增大,天氣轉陰,潘集全部、鳳臺大部和山南部分鄉(xiāng)鎮(zhèn)還下起了小雨。“菲特”來擾,可能對我市正在進行的秋收帶來一些不便,除此之外,影響不大,它來去匆匆,昨晚就已經退出了我市的天氣舞臺。
“菲特”一經消散,今天10時58分,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我們將迎來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七節(jié)氣——寒露。寒露是深秋的節(jié)令,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出現(xiàn)“寒”字。此時大雁南飛,菊花漸黃,相比一個月之前的“白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多,快要凝結成霜了。
時令告訴我們,寒露至,氣溫下降的速度應該明顯加快,可未來一周,淮南的氣溫偏偏要逆襲一把,唱回反調。據(jù)市氣象臺預報,從今天開始,天氣轉好,直至13日,晴好天氣不變,氣溫不降反升,而且周四最高氣溫有可能令人意想不到地上摸至30℃。這樣的溫度,仿佛回到了初夏,早已購置好的秋裝只得暫時擱置一邊了。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jié)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xiàn)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時節(jié)的薄暮時分,山嵐溝谷,會升騰起一縷縷輕煙般的霧氣。霧氣經過一夜的集結,在草木間凝成一顆白亮亮的水珠,晶瑩剔透,像世間最動情的目光。這個時節(jié),蟹肥橘黃,桂花皎潔,美得讓人愛不釋手。
那么,就讓我們在接下來的工作日里,感受秋日靜好,等待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