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我市部分超市發現,部分品種的食用油降幅近30%,大豆油更是跌破了40元大關,市民反應不一,各大商場超市則積極應對
從“蒜你狠”到“姜你軍”,再從“糖高宗”到“油你漲”,網絡新詞層出不窮,從一個側面也折射出當前物價形勢。為了應對,不少市民還成了“海豚族(海量囤積)”,一旦遭遇超市商品打折,便會出現瘋狂搶購的震撼場面。然而,近段時間以來,在“一片漲聲”之中,食用油卻“逆市來襲”先發降價。
11月6日,記者分別走訪我市家樂福、大潤發、合家福等超市時發現,不少品牌的食用油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部分品種的食用油降幅近30%,大豆油更是跌破了40元大關。而業界素有“豆油跟大盤,小油跟豆油”的說法,受大豆油下調的影響,部分品牌的玉米油、菜籽油、調和油等均呈現走低趨勢,“油你漲”悄然變成了“油你跌”。
從促銷打折到捆綁銷售 唱響食用油降價主旋律
當日,記者在朝陽路家樂福超市看到,貨架上大豆油、玉米油、食用調和油等品種的食用油一應俱全,價位相對較高的花調油、海洋魚油、橄欖油等也占據了一席之地,金龍魚、福臨門等一線品牌的食用油更是當仁不讓處于醒目位置。各種食用油以1.8升、2.5升、4升、5升等規格居多,達百余種。負責銷售的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食用油降價已波及眾多品牌,毛利潤較低的中低端品牌食用油價格競爭更為激烈,由此帶動一些中高端品牌的食用油也紛紛加入了降價的行列中。據銷售人員介紹,原先像金龍魚一款玉米油由80元下調至70元左右,而價位上百的花生油也由原先的135下降至118元。降幅較大的豐源品牌大豆油更是登上了超市的海報產品,其5升裝濃香大豆油從月初的68元下調至49.9元,壓榨玉米油由77元下調至55.9元,降幅均在25%以上。記者在現場大致數了一下,價位在50至80元之間的食用油居多,百元以上的高檔油也不在少數。
在國慶路合家福超市,記者看到部分5升裝食用油價位雖未做調整,但也打出了“買贈”活動的字樣,有的送一罐小瓶同款食用油,有的則捆綁廚房用具、掛面等進行銷售。據超市負責人介紹,從去年末食用油便開始出現降價趨勢,直至今年4、5月份開始大幅降價,很多品牌食用油通過買贈、捆綁銷售等形式變相降價,這其中,大豆油降幅居首,價位下調了25%,食用調和油降幅也在10%至12%左右,而以魯花為代表的花調油也有不同幅度的下調,金龍魚一款5升AE大豆油則由2012年的62.5元,到今年下調至53.7元,近期又做了特價,價位在49.5元,下調比例相對于去年達到26.6%。由于油價“飄忽不定”,超市在倉儲上也十分謹慎,不敢過多存儲。
而在國慶路大潤發超市的食用油貨架上,記者看到更多的是醒目的促銷標志,啟航原味菜籽油由73.7元下調至71.8元,葵王初榨濃香菜籽油則由78.8元下調至69.8元,福臨門9調均衡食用調和油從62.2元降至51.8元,2.5升裝的多里芥花油價位下調比例也達到了27%。該超市雜貨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超市中低端食用油約占總量的5成左右,近期大豆油降價幅度不是很大,在5%左右,部分5升裝大豆油最低僅售36.9元,而福臨門、金龍魚等品牌大豆油價位卻無多少變化,一個銷售檔期內,各品牌食用油多以買贈活動為主,讓價基本在1至3元之間。該負責人表示,由于食用油屬于生活消耗品,價位過高則無人問津,而每個品種食用油毛利潤較低,因此近期無明顯降價趨勢。
從瘋狂囤積到入市觀望 市民購物更趨于理性化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油位列第3,可見其重要程度,對于老百姓來說,油是消耗品也是易耗品,每天炒菜做飯都離不開它。不過,隨著物價上漲,不少市民也在囤積清單上將食用油列入其中,每到周末或是節假日,你便會在超市結賬通道上看到成箱搬運食用油的場景。而今,伴隨著油價的下跌,不少市民摒棄了油市抄底或是瘋狂囤積的消費習慣,轉而進入了理性消費的時期。
家住國慶路王郢巷的陳玉芳大媽退休在家,平時的喜好除了參加廣場舞以外,到臨近的超市溜達一圈便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環節。陳大媽告訴記者,家里一共老少3代,加一起6口人,每天用油是大戶,平均幾個月就是一桶油。陳大媽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買一桶油能省下5元,她一次性便買上兩箱,省下的錢還能買一桶。對于油價下跌的趨勢,陳大媽說,“過年時看到打折時以為很便宜,一口氣買了4箱,結果前幾天到超市一看,價格比打折時還便宜!”受此“教訓”,陳大媽決定以后家里的食用油快吃完了,再到超市轉一圈,遇到合適的就買上一瓶。
“油價下跌對我們影響不大!”在一家大型國企上班的職工方國棟表示,自己和妻子每天忙于工作,中午要么在單位吃食堂,要么去街邊隨便買點吃,只有周末才回家做一次飯,一桶油往往要用上大半年,因此油價漲跌對他而言沒有太大的影響。“什么樣的油都要吃,特別是遇到打折促銷時,也會買上一桶,逢年過節,給雙方父母送禮也免不了買上幾桶油。”對于方師傅而言,選購食用油最看重的是品質和品牌,而非價格,他坦言,性價比較高的大品牌食用油是自己的首選,而最近出現的轉基因大豆對他影響較大,購買大豆油時,他都會看一看配料一欄里是不是純天然的谷物、豆類,一些價位較高的堅果類食用油也是偶爾嘗試一下。
從“油你漲”到“油你跌” 歲末年初有望上調回暖
從今年春節以后開始步入消費淡季的食用油,在“五一”假期期間的市場不但未回暖,反而發出降價促銷訊號以求提高銷量,再到如今價位一挫再挫,讓不少商場超市也讓出部分庫存,以防再降被油價套牢,不少品牌和超市也期望通過促銷打折來吸引更多消費者。
大豆油價格為何“跌跌不休”?據業內人士介紹,受全球大豆豐產,豆油批發價格連續下跌的影響,其他品種的食用油也飽受牽連。我國榨油企業80%的大豆均依賴進口,且我國大豆的種植量卻在逐年減少,目前除東北地區還在供應一部分大豆外,其他均靠進口。因此,對外依存度高,導致中國的大豆價格受國際期市影響明顯。此輪大豆油價格已連續震蕩下挫3個月,主要受四季度國際大豆期貨市場分析報告影響,國內各港口采購大豆數量過多,后市價格下跌在所難免。此輪大豆價格變化會傳導到花生油、調和油等其他食用油。目前看來,國際大豆價格短期內很難有起色。
不過,淮南合家福超市總經理童乃國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從去年年末公司一直關注油價走勢,而每年的10月中旬,公司便開始針對春節市場進貨備油,但受到國際國內形勢及轉基因大豆的影響,致使油價處于不穩定時期,因此,公司將謹慎備油迎接春節市場的到來。由于受今年整個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政府消費受限、餐飲市場不佳加上消費者由隨意消費、沖動消費向理性消費的轉變,都對食用油市場產生影響。在眾多品種的食用油中,市民購買量居多的是大豆油和食用調和油,其價格區間因地區也存在較大差異。隨著年末到來,一些廠家區域代理商為了年關沖量,降價走貨,也導致了食用油價格下降。而像橄欖油、花調油等價位在百元以上的高檔油品,其客戶群比較穩定,降價空間不大。隨著歲末年初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趨于穩定,他預判百貨業也將迎來穩步發展,食用油市場將開春回暖,價位穩步回升。
圖:市民在超市選購食用油
(記者 李鈞 李舒韻 付莉榮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