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戶失地農民參資入股,靠著公司的分紅,日子過得更紅火了,不僅如此,全村近百位70歲以上的老人從11月份起,每個月都可以領到楊園公司派發的100元敬老金——楊園村失地農民的幸福轉身
11月12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潘集區賀疃鄉楊園村內的一個小廣場上鞭炮齊鳴,村民們一個個笑容滿面,全村128戶股東從楊園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下稱楊園公司)領取了參股紅利,而更讓大家高興的是,全村近百位70歲以上的老人從11月份起,每個月都可以領到楊園公司派發的100元敬老金。
失地農民當上了股東
“這次我共領了7萬多元紅利,”楊園村曾經的老支書楊井山開心地說:“兩次分紅所得已經超過本錢了。我們村90%以上的失地農民都參資入股了,靠著公司的分紅,大家也過得更紅火了。”在現場,來自磙西莊的楊大哥點著手里的鈔票,略微遺憾地對記者說,當初應該多入點股,現在也能像別人一樣多分錢了。楊大哥是個失地農民,有兩個孩子,平時在附近的礦里做零工,收入還行,但工作挺辛苦的。他后悔當初沒有多入股,否則現在靠紅利就可以給他減輕不少生活壓力。
在熱鬧的發錢現場,工作人員把成打的現金紅利發到村民手中。看著如今這如同過年般的場面,30出頭的楊園村的村委會主任,同時也是楊園公司的董事長楊勇十分感慨。楊勇是一個有膽識的人,2000年他只身到福建打工,短短幾年就小有成就。2008年初,他在一次返鄉的過程中,發現家鄉楊園村由于煤礦建設出現不少失地農民,雖然政府給了農民失地補助等,但大家迫切尋找一條致富之路。而在當地發展運輸、建筑等也是一個商機。如此,楊勇決定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鼓動本村農民尤其是失地農民前來參股,一起賺錢。“現實總是很骨感”,當時大家的心理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你一個小年輕,能搞好嗎?”,參股的只有老支書楊井山等寥寥幾人。眼看大家都不相信,楊勇拿出了自己積蓄的30萬元,他告訴大家,成立楊園公司,股本他先出,賠了算他的,賺了一起分。還有這樣的好事?大家被楊勇的誠意打動,陸續有村民加入了進來,作為堅定的粉絲,楊井山一家斷斷續續參股37股,2009年6月,參股戶已經發展到了106戶。敏銳的眼光,地理位置的優勢加上村民們的信任,楊園公司運轉良好,2010年9月,第一次分紅,每股分紅2000元。村民的每股3000元的股本就回來一大半,而這第二次分紅每股又分得1800元左右。都是明白人,誰不說這股參得值呀!如今,公司已經上了一定的規模,聘請了很多技術工人,楊園村的失地農民安安穩穩當自己的股東,雇傭別人為自己打工,這真是羨煞旁人。據了解,下一步,這個農民公司將向綠色農業,洗煤廠等方向發展。
給老年人發敬老金
當天的現場,還有一群老人也非常開心。11點左右,楊園村近百位年過70的老人從楊勇手中接過了100元敬老金。這些淳樸的老人們同楊勇親熱地拉著家常,述說著感謝之情。楊勇告訴記者,村里的公司發展了,就得盡力讓大家再多享受些福利。從11月份開始,這些老人們每個月都可以領到100元,這也是全體股東的決定。在現場,剛領完錢的五保戶78歲的楊文林老人抖著手里的百元大鈔,似乎還有點回不過神來。他小心翼翼地把錢折好,放入貼身的口袋里。楊文林說,他還是前幾天聽鄰居說的當天能領到錢,起初還有點不相信,反正跑來看看吧,結果真的發錢了,這令他喜出望外。自己目前有政府發的養老保險和五保戶的補貼,加上自己還能種種地,生活雖然不富裕,但過得也行,現在發錢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呵呵。
而同樣78歲的楊秀業老人這次一下領取了他和老伴的200元敬老金。楊秀業告訴記者,自己家前些年較窮,沒有錢參股,沒有趕上好機會。不過村里沒有忘記他們這些老人,能給他們發敬老金尤其是每個月都發也是不容易的呀,他打心眼里感到高興。平時吃住都由兒女們供養,發的錢加上他和老伴的養老保險,他這零花錢又多了。
在現場的賀疃鄉黨委副書記曹多高說,對于楊園公司這樣的企業,他們鄉將繼續做好支持協調工作,讓企業健康發展,讓福利惠及更多的農民兄弟。
(記者 陸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