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在李郢孜鎮范圩小區門口,忙碌的園林工人正在給香樟樹“穿保暖衣”。
園林工人們先用草繩包扎主干及粗枝,然后再裹一層塑料薄膜。為了防止操作中塑料膜出現破損現象,園林工人根據樹干的高度,將薄膜剪成所需要的長度,剪成寬30~40厘米的片狀,自頂部開始留出輔養枝,自上而下進行樹干包膜。把薄膜與樹干、稻草緊緊裹牢,并每隔20-20厘米間距用繩子扎一道結,既可以防止風吹薄膜脫落,又可以使樹干始終處于溫暖濕潤狀態,使失水速度放慢,有利于減少樹體原有的水分散失。在樹木根部則先鋪一層厚度大于5厘米的稻糠,覆蓋大樹根系,加一定土層壓護,再鋪一層較厚防凍黑地膜,充分保暖。同時園林工人還按照澆細、澆透、澆全的工作標準,抓住有利天氣,對所有新栽樹木進行統一澆灌,既保持苗木根部水分,又保證根部土層溫度,以保障移栽大樹安全越冬。
記者從市園林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實施的社區綠蔭提升工程栽植的香樟樹已經完成14個社區,7個游園的施工。現已進入冬季,如何讓這些新移植的香樟安全越冬成為市園林局一大要事。市園林局針對日漸寒冷的天氣,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科學養護,確保新栽香樟溫暖越冬。
圖:園林工人正在給移植不久的香樟進行冬季養護。
(記者 陸士宇 通訊員 唐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