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2日1時11分,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到來。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也代表著我們正式迎來了“數九寒天”。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二節氣。但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所以古人認為,冬至是計算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
氣象專家介紹,冬至過后,各地都進入了一個最寒冷的階段。冬至日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少,冬至后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
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因而冬至又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冬至大如年,你家都吃了啥?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數九開始,淮南晴冷繼續。未來一周,我市以多云到晴天氣為主。26-27日將有股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市,28日清晨市區最低溫度跌到-4℃左右,郊區-4℃至-6℃,氣溫有可能再創今年入冬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