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此言不虛,今年再次得到印證。
4月5日迎來清明到今天短短10天,我市已經歷3次降水過程。4月7日,零星小雨;4月11-12日,中到大雨;4月15-16日,中到大雨。據預報,受中低層切變線影響,從昨天開始的連陰雨天氣將持續至19日。
為何每到清明時節,都會下起引起大家離愁別緒的雨呢?
雖然民間有各種說法,但氣象專家解釋說,從專業角度講,“清明時節雨紛紛”是有科學依據的,不僅是我省的天氣特點,在全國大部都會出現。這是因為春季為冬夏之交,冷暖氣團都很活躍,冷氣團和暖氣團在這個美麗的季節相遇,頻繁互動互相“斗爭”,導致天氣有點變化無常,雨水就來了。
對我市而言,今年清明時節雨水偏多,上周的降水已經導致土壤墑情濕度較大,再加之這場大雨的澆灌,對農業生產不利。市氣象臺在發布天氣預報的同時,也提醒麥區要及時清理“三溝”,降低土壤濕度,減輕作物濕害。
而在為數不多的某些年份,清明時節雨寥寥,又是什么原因呢?氣象專家介紹說,主要是因為冷空氣的勢力不強,空氣濕度不大,水汽不夠,沒形成雨水的條件,就像我市今年清明假期的頭兩天并沒出現“雨紛紛”的情況。
昨天大風大雨,一絲涼意襲人。人們普遍感覺早晨寒冷,午后舒適,傍晚偏涼。這幾天天公會一直陰沉著臉,完全沒了前幾天陽光普照時的春意盎然,早晚還得“捂一捂”,要注意防止呼吸道疾病。
滿城何時不飛花?天氣轉暖,每逢天氣晴好,梧桐、柳樹飛絮就開始漫天飛舞,對于容易過敏的人群來說,古人筆下“擾亂一春情緒”的飛絮“不是天生穩重花”,會帶來不少煩惱。春天謹防“飛絮病”很有必要。
據醫生介紹,飛絮引起的過敏主要發生在上呼吸道,會引起強烈的咳嗽和哮喘等反應,皮膚上也會出現過敏性反應,如皮膚瘙癢、眼結膜發紅等,嚴重的還會影響睡眠。醫生強調,對飛絮過敏的人,盡量不要去有柳樹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也要戴上口罩,身上要盡可能穿得嚴實些。回家前,要把身上的柳絮殘留物消除干凈,不要帶到居室內。小孩和老人可以服用抗過敏藥物來進行預防。此外,補充維生素C、多吃小白菜、蘿卜等也有益于抗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