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壽星”遇上“好閨女”
養母養我小 我養養母老
在田家庵區國慶街道供電社區,汪寶清老人是一位有名的老壽星——到今年7月份就整整100歲了。“我活這么大年紀,多虧了我的好閨女!辈徽撘姷秸l,汪寶清總愛說這句話。汪寶清老人沒有自己的孩子,她所說的好閨女,其實是她的養女,今年64歲的王萍。幾十年來,王萍精心侍奉養母,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初春的陽光溫暖明媚,2月29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汪寶清老人住的地方。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干凈舒適,汪寶清坐在床上玩著棋牌,外面的太陽灑進來,老人氣色很好,還微笑著和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打招呼。
王萍雖說是養女,但待養母就如親生母親。汪寶清老人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一日三餐、洗臉洗腳全都是王萍精心照料、侍候,讓老人的晚年生活很幸福,王萍是公認的大孝女。
養母的愛讓她從“草”變成了“寶”
這一切的愛緣于64年前。1952年,王萍出生,本是一件喜事,但是王萍母親生產后患上了產后風,沒多久就去世了。就這樣,王萍一出生,就失去了母愛,像一棵小草一樣脆弱。父親為了照顧王萍,既當爹又當媽,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父親要四處給王萍求吃的。
那時,汪寶清是居委會主任,看著尚在襁褓中的王萍無人照料,于是經常幫助王萍父親照看王萍。汪寶清結婚后一直沒要孩子,照顧王萍的日子一長,便把王萍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在眾人的勸說下,當年已經36歲的汪寶清和愛人收養了尚不滿周歲的王萍。從那時起,王萍成為了汪寶清的“掌中寶”,兩人結下了母女緣分,再也分不開了。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王萍說,要感謝汪寶清,給了自己一份母愛。其實,從小,王萍就知道自己是抱養的,“院子里經常有人看到我會說,你看她家抱養的這丫頭都長這么大了!奔幢闳绱,王萍并沒有覺得自己缺少了什么,或者和別的小孩有什么不一樣。養母給了她太多太多的愛,讓她在無憂無慮中長大成人。王萍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1968年她初中畢業下放到農村,養母擔心她在農村吃不好,不顧路程遙遠,偷偷地跑到農村去給她做飯!皨寢尨曳浅:,她就我這么一個女兒,時時刻刻為我著想……”回憶往事,王萍不禁眼泛淚花。
在供電社區,汪寶清是出了名的厚道之人,待人寬和善良。對于王萍,汪寶清言傳身教,教育王萍做人做事一定要誠實憨厚。王萍結婚后,性格比較強勢,有時候會對愛人大聲說話,汪寶清就告訴她,要對丈夫態度好一些,不要那么厲害;有了孩子,汪寶清勸她不要溺愛孩子;即使王萍到了50多歲,已經退休了,有時候抱著孫子出去嘮嗑,已經80多歲的汪寶清還要叮囑她,出門與人聊天要談國家大事,不要“東家長李家短”的議論是非……父母愛子女的感情,真是到老都不會變。
養女對母親的回報,出自內心的愛
親情是一種非常樸素的情感,沒有熱鬧喧嘩,也沒有驚天動地,無言、質樸、深厚,因為這是發自人心最深處的愛與善。就像汪寶清盡力撫養養女,養女對母親的回報,也同樣出自這種愛與善。
如今,王萍已經64歲了,汪寶清也已經99歲高齡。1972年,養父離世后,王萍就擔起了照顧汪寶清的擔子,特別是這十幾年來,汪寶清從腿腳不靈活逐步發展到癱瘓。王萍本身就患有高血壓,身體不是很好,既要照顧老伴,還要照顧養母,格外辛苦,但是她從沒有過一句埋怨。
王萍一天的生活是忙碌的。清早起床為全家做早餐,乘著涼早餐的時間,為汪寶清穿衣洗漱;把老人安頓好后,上街買菜、做午飯;下午打掃衛生,清洗換洗衣服;傍晚,為老人泡腳,擦身;夜里,還要再次起床給老人翻身,照顧汪寶清是王萍生活的頭等大事。
一提起王萍照顧母親的事,鄰居們都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每一位都對她稱贊不已,夸她孝順,養女勝親女。汪寶清喜歡干凈,王萍就每天給她打掃房間,換洗衣服,換被單。每晚睡前都要用溫水給汪寶清泡泡腳,冬天每隔幾天就帶她去洗澡。每天陪著汪寶清聊天,看電視,從不讓老人感到一絲孤單。汪寶清年紀大了,胃口不好,吃不了涼食,王萍就變著花樣做菜,滿足老人的口味,就連水果都要放到熱水里燙燙或在鍋里蒸蒸才拿給老人吃。天氣好的時候,王萍還會帶著汪寶清曬曬太陽。
王萍說:“在我心里,汪寶清就是我的親生母親,子女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母親帶我小,我養母親老,烏鴉尚知道反哺,自己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老母親帶來的福氣。”去年,汪寶清99歲大壽的時候,王萍把親戚朋友都喊來給老母親祝壽,“沒收一分錢禮錢,就是要慶祝家有老壽星,四世同堂的幸福!”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王萍身上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這芳香像春風一樣吹進周圍人的心坎,所以在供電社區,兒女爭著孝順老人已蔚然成風。
圖:王萍(右)陪著養母
(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