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重復的口號標語、枯燥乏味的法律條文、千篇一律的宣傳活動讓普法形式單調乏味。9月25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司法行政部門了解到,為進一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滲透力,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市,我市結合實際推行以案釋法制度,讓普法形式更生動形象。
以案釋法就是利用身邊或實際生活中發生的案例詮釋法律的過程。我市圍繞全面依法治市要求,以滿足全市公民遵法學法守法用法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為依托,以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及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法律服務人員為工作主體,以發布和解讀各類涉法案件為手段,圍繞事實、證據、程序和法律適用等問題,廣泛開展以案說法、以案釋法活動。全市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建立淮南市常用法律知識、常發矛盾糾紛典型案例庫,以案釋法活動覆蓋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等各級各類單位和組織,媒體定期公益性發布典型案例,讓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明顯增強,社會知曉率和滿意率明顯提升。
該制度規定各相關單位每年要發布5件以上具有重大典型教育意義、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關系密切的典型案例。通過普法網站、門戶網站、大眾傳媒以及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會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向社會發布典型案例,以案釋法、以案講法。發布內容主要包括基本案情、裁判結果和法律詮釋,讓社會公眾充分了解案件審理、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和案件發生及處理的社會意義。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