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父鐵鏈鎖身式教育未改變少年陋習,民警要求改變管束教育方式
14歲,本應在校園內認真讀書。然而,淮南市大通區一名14歲少年竟成了盜竊“老手”。日前,大通派出所采取有力措施抓獲這名少年,破獲現行系列盜竊案件5起。然而,讓民警唏噓的是,少年的父親為阻止其盜竊,竟然采取了用鐵鏈拴鎖的教育方式。
少年作案,竟是警方“老熟人”
4月7日凌晨,大通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一小孩正在撬別一家店面卷閘門。民警迅速趕赴現場,發現卷閘門有撬別痕跡,但未被撬開。民警立即對現場周邊進行搜索,未發現可疑人員,但在墻邊發現一輛山地自行車。該車無鎖,停于案發現場附近,因現場周邊并無人員停留,十分可疑。
民警們將山地車騎至所內暫時保管,與店主馬某取得聯系的同時,對案發時段的大通轉盤街四個方向的視頻監控進行了調取。經對視頻錄像耐心梳理,發現半小時前一名少年騎山地車出現在監控里。經仔細辨認,少年所騎山地車與現場發現的車輛極其相似,年齡與群眾報警所稱也較相符,于是基本認定該少年有作案嫌疑,但其身份仍不確定。
次日,民警們經仔細辨認,確定該少年系小姚,今年14歲,家住大通礦南。小姚年紀雖小,但已是一名“老手”,2016年因盜竊多起曾被大通派出所抓獲,經批評教育后責令其父帶回嚴加管束,不料小姚再次實施盜竊行為,民警張健帶人立即趕赴小姚家開展抓捕。
鐵鏈禁錮,野性不羈鎖不住
小姚父親姚某20年前從霍邱縣來淮務工居住在大通,目前仍以打工為生。沿泥濘小路,民警進入小姚所住院內,經搜索未發現小姚。對其父姚某詢問,其稱小姚已離家多日未歸。
當民警嚴厲斥責姚某管束不力時,其竟叫苦不迭,稱小姚自小有些呆滯,未曾上學,稍大即頑劣不羈,四處游蕩,養成了偷摸行為。去年小姚犯案被帶回后仍時常離家游蕩,無奈之下,姚某將其找回后用鐵鏈鎖于家中,但其總能撬開鐵鏈。小姚已離家多日未歸,民警在他家走廊上也看到一條一米多長鎖在柱子上的鐵鏈。
混亂骯臟的居住環境、長長的鐵鏈令民警心生感慨,隨即對姚某的行為提出了批評,要求其改變錯誤的管教方法,為孩子提供一個整潔的生活環境,切實負起監護人的責任,同時責令其全力配合公安機關盡快找到小姚。民警隨后對小姚多次尋找均未果。
“人小膽大”,連續作案車藏身
4月11日下午5時許,民警獲悉小姚又騎一輛山地自行車在大通居仁村出現,民警張健迅速帶領輔警陳旭、謝正武等人趕赴現場,沿路搜索追擊,終于將其抓獲,當場繳獲其盜竊的山地自行車一部,并立即帶其指認了現場。
經審訊,小姚不僅如實供述了4月7日凌晨撬別轉盤街店面卷閘門欲入室盜竊的犯罪事實,還供述了3月24日、26日連續在大通居仁村二區盜竊兩輛山地自行車的犯罪事實。經進一步審訊,小姚又供述了3月11日晚撬別一輛轎車盜竊車內現金1500元的犯罪事實,更甚者其供述竟于3月21日晚撬別卷閘門進入大通垃圾場附近一磅房,盜竊了鐵皮柜內現金一萬余元的犯罪事實。
民警又對小姚離家后的藏身地和贓款去向進行了訊問。小姚稱,在外這些天晚上他就住在居仁村路邊一輛廢棄的汽車里,盜竊來的現金大部分已與小伙伴一起吃喝玩樂揮霍,一部分竟給了其母劉某。民警帶小姚對其棲身的轎車進行了搜查發現,車內僅有一條破被子,散發著陣陣惡臭,未有其他發現。
當晚,民警將小姚母親劉某傳喚至派出所進行了詢問,并對部分贓款進行了扣押,同時對劉某的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因年齡原因,小姚只能被其父母帶回管束。辦案民警對姚某夫婦進行批評的同時,再三強調了倘若教育不當小姚發展下去將可能帶來更大的社會危害,姚某夫婦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再三向民警承諾將注意教育引導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務必不讓小姚滑向犯罪的深淵。
(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