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群體效應是指通過某些物質或某些事務,引起大家共同為之追求和自覺維護的過程,它包含人的心理和行為,決定于內部需求、外部需要和環境相互作用。搞好安全生產的前提需要發揮人的群體效應,發揮群體在安全系統中各自的力量,使安全生產工作能夠形成各自需要的價值,從各方面助力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開展,保護系統始終處于安全的狀態,形成有利于安全生產工作開展的氛圍,則是安全氛圍促進安全生產工作的作用。
在安全管理系統中,微小的變化能影響整個系統巨大的連鎖反應,事故源于隱患,大的隱患能出大事故,小的隱患也能釀成大事故,任何細微的疏漏都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任何麻痹大意、投機取巧的做法必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利用人的群體效應發揮齊抓共管優勢,讓其在系統中形成連鎖反應,達到共同關注安全,共同聚集合力的目的,構建從外部到內部堅實的防御基礎,將安全事故拒之門外。就像我們坐高鐵一樣,有嚴格的要求不準在高鐵內抽煙,即便是沒有人在現場監督,大家都會遵守。像我們坐飛機一樣,同樣沒有人在飛機機艙內抽煙。
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從細節入手,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克服錯誤思想觀念,端正正確的安全態度,這就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監督考核機制,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人具備正確的安全觀念,讓安全觀念轉變成為行動和大家的行為習慣,讓這種行為習慣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安全氛圍,而這種安全氛圍最終得到全員的認可和維護,從而實現零事故。
那么企業應從哪方面做呢,筆者從如何利用人的群體效應,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圍,促進安全生產工作,淺談幾點建議。
1、 借助政策力量,引導全員學法、知法、守法
組織參加政府各類安全培訓、開展安全法規學習周活動,利用公司傳媒系統如;微信群、QQ群、郵件、群發短信學習安全法規,開展安全法規知識競賽,對安全法規知識考核等,來灌輸全員法制觀念,形成全員學法、知法、守法的法制觀念思維。
2、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具體可參照《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安全管理制度,組建安全制度落實考核小組,完善安全制度執行與落實的考核機制,對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審,提出評審不符合意見,持續完善和改進安全管理制度與考核內容。
3、加強安全宣傳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意識
開展各類安全培訓教育;聘請外部專業安全講師、律師進行安全講座、開展綜合類、專項安全講座,組織領導開展安全領導力講座、組織部門負責人進行部門安全講座、組織員工進行基層安全知識感悟講座等。
4、開展安全經驗分享,促進安全知識消化
利用安全看板展出員工應知應會安全生產知識內容,在看板角落設立看后留言、寫感悟,組織員工進行面對面談心式,心理安全知識交流,開展各部門、班組、崗位安全知識經驗分享,以往事故案例分享,開展安全故事分享。
5、組織內外交流活動,曾進內外安全知識了解
開展各部門交叉式安全討論,參觀學習其他企業安全管理,組織學習安全知識感受會議,進行相互安全知識交流,集思廣益發揮頭腦風暴式學習,增進安全知識優勢融合。
6、通過宣傳平臺,打開溝通渠道
通過公司微信公眾號推送安全知識,收集相關留言信息,轉發其他微信平臺先進經驗,設立安全知識信箱,收集有關安全生產工作方面的建議,設立安全知識咨詢電話,及時解答員工安全知識疑問等。
7、收集相關安全案例信息,利用案例解析安全知識
在醒目位置懸掛安全生產案例及防范措施宣傳掛圖,讓員工了解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利用網絡平臺搜集相關案例和公司以往事故案例,進行案例解析、總結經驗教訓,模擬事故現場示范演示,讓員工親身體驗安全事故的危害和預防措施。
8、開展安全活動,融合安全氛圍形成
組織安全生產周、月宣傳活動,開展安全生產沙龍、安全生產技能比武活動,開展安全游戲活動、安全拓展訓練、體驗安全事故警示教育、觀看安全電影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員工有興趣的投入,避免麻痹厭倦思想出現,形成濃厚的安全氛圍。(作者:劉景南)
作者簡介:
劉景南,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東莞市安委辦專家組成員,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專家,曾在大型外資企業擔任安全部門負責人多年。服務過多家大型企業,安全管理咨詢機構、政府安全監管部門,現主要從事安全管理咨詢與安全培訓。
主要研究方向
1、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2、行為安全管理與安全心理學
3、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4、EHS管理體制建設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
5、公共安全應急與危機意識
6、安全產業信息化研究
網址:http://www.aqsc.cn/qiye/201702/09/c180.html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