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江淮風暴”應聲而起,日前,壽縣人民法院一執行小組按照預先查明的案件線索,驅車幾百公里趕往上海,查扣存款,找尋“老賴”。
一路披星戴月,接近上午九時,執行法官安全到達上海。他們直接將車開到市區一家銀行門口,對一起民間借貸案件進行現場扣劃。到達銀行后,依據制作好的法律文書,在銀行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下,成功將該被執行人賬戶4萬元存款扣劃。但該案標的實為6萬元,還差2萬元沒有執行到位。為了最大限度保護案件申請人權益,執行法官與申請人取得聯系,多方打聽,終于找到被執行人所處位置。
面對驚愕不已的被執行人,執行法官亮明來意,向被執行人講明了拒絕履行義務所要承擔的法律義務,使得被執行人最終妥協,自愿償還剩余錢款。
執行干警們簡單吃了幾口飯后,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另一起案件的申請執行人所在地,對另一起民間借貸糾紛進行現場調解。原被告雙方以前都是朋友,2016年被執行人張某為了做生意,從申請人處借款20萬元。后因生意失敗,張某到期償還不起這筆錢。
起訴后,案件又進入執行程序,執行法官數次聯系被執行人,張某均借口在上海打工掙錢還賬為由拖延。因申請人目前同在上海居住,此次執行法官便事前與雙方取得聯系,受條件限制,就近在一家僻靜的快餐店,執行法官做起了“餐桌調解”。歷時一個多小時,雙方達成和解,被執行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償還這20萬元,并當天支付了首批款項。
據了解,此次亮劍“上海灘”首日便成果豐碩,當日執結案件5件,其中扣劃加被執行人自動履行3件,達成執行和解分期付款協議2件,總共實際執行到位金額達10萬余元。
圖:法官正在調解
(記者 付莉榮 通訊員 桑永明 嚴翠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