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的一天清晨4時,鳳臺縣人民法院大門前警燈閃爍,90余名干警,28臺警車,7個執行小組兵分三路,在全縣鋪開,打響“獵賴”3號行動。
這次執行活動共對43名被執行人采取強制措施,其中司法拘留31人,罰款2000元,扣押車輛2臺,到位金額88.1萬元。執行現場邀請全國人大代表、縣人大代表、社區居民進行見證。
有效的盯人戰術
在執行過程中,發動申請人全力配合,有利于申請人見證執行,更加增強執行的透明度。
第5小組是開往毛集方向的,由于先期發動申請人進行了仔細摸排,對被執行人的行蹤己了如指掌,根據申請人的指引,不到1個小時,連續突破8名被執行人,執行進展順利。
隨后,小組負責人又接到了申請人王某的電話:“你們快來,陳某正在地里干活。”負責人叮囑王某不要同陳某打照面,先安排朋友盯著,以免打草驚蛇,同時讓王某的朋友發個定位,在導航的指引下,很快找到陳某,根本來不及反應的陳某被干警成功扭住。
迂回的斗智斗勇
“執行過程中,一扇防盜門,隔開兩重天。任你敲破門,就是沒人開門,這是最尷尬的事,此時就需要斗智斗勇。”執行法官胡文錦說道。他帶領的執行2組連續趕往三名被執行人家中,均碰到這個情況。在被執行人楊某的住處,急促的敲門聲一陣接著一陣,門內絲毫沒有動靜,執行人員正欲乘坐電梯離開,卻聽到門“咯吱”一聲打開了,執行人員立刻殺個回馬槍,楊某被控制帶離。
另一個小組也是如此。李某承包浴池、開網吧,欠申請人的租金14萬拖著不還。為確保萬無一失,執行人員決定分兩路在網吧和浴池尋人,網吧尋找無果后來到浴池,浴池的玻璃門從里面鎖上,無法打開。執行法官只好用木條一點一點撥弄,終于把門打開。樓上房間躺著一個人,執行法官要求其出示身份證,遭到拒絕。這時申請人趕了過來,一眼就認出對方是李某。李某被強制帶到法院后,眼見無法耍賴,立刻叫家人送來了欠款。
高壓下主動履行
劉某向張某借貸,多年累計欠款40萬元,就是不肯還款。此次執行風暴的勁風,早早吹進了劉某的耳朵里,劉某知道賴不過去了,就主動聯系張某,要求和解,并湊足了20萬元現金,6月1日當天送到了鳳臺縣人民法院。張某接到執行款,向執行法官連聲鞠躬致謝。
顏某是多個民間借貸案件的被執行人,登上了第一批失信被執行人的頭榜,知道法院此次要動真格,被執行法官叫來談話后,主動籌集10萬元送到了法院,并協助法院處置己查封房產。
法院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司法權威就是要靠穩準狠的打擊才能樹立。這場執行攻堅沒有休止符,要一仗接著一仗打,打出公信力,更要打出新氣象。
(記者 付莉榮 通訊員 王芳 陳雪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