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中,他托起墜落電纜,被譽為“最美托舉”。今年2月19日早晨,大通區民主路轉盤街段,一棵梧桐樹倒伏,導致路側數根電纜墜落,嚴重阻礙了交通。正在執勤的交警大通大隊民警徐基猛當起了臨時“人體電線桿”,直到墜落電纜得到了妥善處理,現場恢復暢通,他才撤離。
最近,上海的趙先生來大通探親,在居仁村小區附近過了個馬路,便對大通文明交通留下美好印象。走到斑馬線旁,他正猶豫著要不要過馬路時,車流像約好了似的,陸續停在了斑馬線前。在文明交通志愿者的指揮下,趙先生安全快速穿過了馬路。
一個“最美托舉”,一條文明斑馬線,折射出大通的文明程度。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人民群眾是主體。”大通區委宣傳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宣傳發動,提高了市民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奏響了創建大合唱,涵養了大通“精氣神”。
創城惠民,也要靠民。不久前,該區堅持區鄉(鎮、街道)聯動開展了一次環境整治集中行動,贏得了群眾的積極響應。“違法建設拆除了,周邊環境變好了,大家的生意才會更好!”瀚城小區沿街一家超市負責人坦言。文明創建行動,帶來的是“要我參加”到“我要參加”的轉變,經營戶主動把馬路讓出來,把垃圾裝起來,把門前包起來,展現創建新氣象。
志愿服務,點亮道德燈塔。從4月11日起,該區啟動了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近60余家黨政機關及各級文明單位志愿者陸續走上城區12個主要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截至2018年底,全區注冊志愿者達到2.5萬人,占城市常住人口的比例13.37%;注冊志愿者團體111個;發布志愿服務項目251個,有記錄的志愿服務時長134060小時。全區入選市學雷鋒示范點3個、崗位學雷鋒標兵3個、“月評十佳”優秀志愿服務典型6個。全區建有志愿管理中心1個,志愿服務站5個,志愿服務點41個,志愿服務組織69個,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志愿服務體系。
道德模范、各級好人,是一筆寶貴精神財富。近年來,該區著力培育推薦各類好人,目前共有中國好人2人、安徽好人1人、淮南好人10人、大通好人28人,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季”活動,舉辦各級道德講堂100余場,掀起了學習好人、禮敬好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今年,大通區開展了尋找和評選“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活動,對13戶“最美家庭”、14戶“最美婆媳”進行表彰,引領更多家庭學習最美、爭做最美。同時,打造居南社區、居仁村一期、洛河社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小區和新建社區的傳統孝道文化小區樣板,在鄉鎮、街道設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街一場”,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入心入腦。
生活細節,處處見文明。“有序排隊不插隊,上下電梯不爭搶,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從2018年8月開始,居民會不定期收到踐行“淮南文明18條”的公益短信,引導市民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該區廣泛開展“光盤行動”和文明餐桌活動,為食品餐飲企業制作文明就餐提示牌,在餐飲服務單位醒目位置張貼文明就餐宣傳畫,讓“光盤”成為市民自覺行動。
推進移風易俗,涵養文明鄉風。該區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精選以反映農村索要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為題材的戲曲節目,在全區巡回演出,以戲說事,用戲明理。46個村制定了村規民約,各鄉鎮普遍建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小辦或不辦。建立并嚴格執行黨員干部婚喪嫁娶事宜報告制度,全區546名干部以個人身份簽署了“移風易俗”承諾書。
播種文明,守望幸福。“文明城市創建塑造了一城文明風、滿目幸福景,涵養了大通干群‘精氣神’,賦予了大通最美氣質。”大通區委宣傳部負責人說。(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