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羋月傳》的霸屏,淮南人的目光似有穿透的力量、開始聚焦位于謝家集區李郢孜鎮政府向西約100米、黃土堆成的高大土堆、當地人稱之為黃泥孤堆的歷史遺物的封土之下,有人相信,酣睡的黃歇在此已經長眠了二千多年,因此,春申君墓的冠名便刻在了墓前赑屃馱著的大碑之上。
淮南人堅信,即便全國各地有十余座屬于黃歇的墓葬,即便他們都言之有理、甚至佐證的故事似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所有這些,在淮南人的眼里,都只不過是外人多情的糾纏,只有淮南的黃土,才配得上覆蓋黃歇的亡靈。所以,祭拜春申君的心理,在去淮南和大學同學聚會的路上就定了非去不可的行程。
春申君死于非命,看似落入一場精心設計的情色陷阱,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和政治斗爭脫不了干系。在我看來,如日中天的春申君被除去是必然的結果,或早或晚就是時機選擇的問題了。他的埋葬,一定也代表著一方意識形態的色彩。埋葬過程不必推演,就眼前十余米的高度,3500平方米的延展,足以說明當時參與此項工程的人不是少數,其場景用聲勢浩大來形容也不是空穴來風。雖然黃土無言,但這一堆黃土,好像可以證明人們對春申君的蓋棺定論。
去淮南,繞不過去的話題和必須要去品嘗的,是豆腐做成的各種美食。現如今淮南的豆腐宴美譽天下,每個身臨其境的人、至此都想擁有自己的體驗。而春申君活著的時候,還沒有吃上豆腐的口福。豆腐的發明者是淮南王劉安。那時候沒有漢朝,沒有劉安,更沒有豆腐。想來春申君餐桌上擺放的肉類食品,應該和牛有點關系。
身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禮賢下士,招引3000門客,其每日的消費支出不會拮據,殺豬宰羊之外,牛肉也不會缺席腹中;茨吓H鉁遣皇谴荷昃膭撘猓课覀人認為:應該有些關聯。這是我的主觀臆斷。相對淮南牛肉湯起源宋代趙匡胤和淮南王劉安兩種說法,我的妄自菲薄的猜測,只是一個捕風捉影式的推理。有一點不可否認,食客盈門,用牛肉燉湯的方式待客充饑怕應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肉中有湯、湯中有肉的絕佳搭配,滿足了人們對肉的垂涎,又打開了人們對湯的向往的味蕾享受。
據說,春申君不但長得漂亮,而且又有非凡的才華。關于他的愛情,雖然電視劇《羋月傳》的演繹、娛樂觀眾的成分居多,生活中的黃歇,愛情故事的情節比之劇情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有道是:春風十里,不如黃歇?墒牵瑦矍橐坏┖驼螤砍渡夏阄,悲劇就會隨時發生。“烈士思酬國士恩,春申誰與快冤魂。三千賓客總珠履,欲使何人殺李園!北Т虿黄降亩拍林恢捞嬖┧赖狞S歇鳴不平,卻忽視了黃歇的死其實是政治的無情拋棄。我真的喜歡《羋月傳》中的安排,黃歇晚年娶了長相酷似羋月的李嫣,而羋月晚年的男寵魏丑夫也長相酷似年輕時的黃歇。這是對自己內心的默認、是對真愛的一種紀念。
淮南春申君的墓地因電視劇《羋月傳》的熱播才有了今天的模樣。不然,冷冷的一堆黃土仍然是寂寞的黃泥孤堆,在晨風暮雨中,很少有幾個憑吊的身影!读d月傳》之后,來這里尋找歷史真相的人絡繹不絕,黃歇有靈當應該感謝的是此劇編者的妙筆,讓人想起了他。《羋月傳》之后的之后呢?時間久了,春申君墓會不會回到黃泥孤堆的從前也未可知。這大概是一個警示性的提醒,淮南人不會忘記自己獨具魅力的文化,并因此而再造輝煌的成就。正如黃歇統治后的上海,人們用“申”的簡稱留下黃歇的基因,并把“黃”姓贈給一條江使用,這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黃浦江。泛舟江上,至少,人們可以知道“黃”姓來自哪里。我曾經站在黃浦江邊突發奇想:上海人王、黃不分的發音,是不是對春申君的感情記憶呢?春申君姓黃,又是當時上海地區的王者,王、黃不分也自在情理之中了。由此可見,春申君的魅力影響是穿越時空的!(齊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