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解惑 守正闡道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歷史重責
新時代需要新思政,新思政應有新思路、新力度。如何在新形勢新條件下,更好地承擔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深入領會、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將思政課辦成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第一課堂,就成為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認真反思、探索與實踐的重大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辦好思政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這對高校思政課教師來說,既是深切勉勵,更是責任重托。作為辦好思政課的“關鍵”所在,高校思政課教師需要在新時代新形勢新條件下,對自我的思政教育教學的角色、職責與作用重新定位,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實踐方向,肩負起宣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政治使命,努力成為適應黨和國家發展需要的合格出色的思政課教師。
首先,釋疑解惑,這是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有效擔當和實現的現實重責。盡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都已有較為充分的革新發展,但教學效果的不理想,教學親和力、有效性的欠缺問題,仍是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無法回避的現實難題。如何讓學生真正對思政課感“興趣”,這不是一個“老掉牙”的過時問題,而是一個必須常思常新的關鍵問題,直接決定高校思政課教師是否能發揮自身獨特的理論宣講和教育的職責作用,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就其本質而言,在于充分闡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抓住思想根本,將最影響黨和國家發展的時代問題、現實問題突顯出來,有效回應與解決廣大學生心中的疑難困惑,促其增強自信、凝聚共識、激發動力、積極進取,成長為自強奮斗、愛國有為的新時代大學生。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把自己擺到“問題”中去,要有極強的“問題意識”,要能運用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釋疑解惑,用“問題”吸引學生,用對問題的“解釋”影響學生,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具體教學方式與手段的新奇多變上。須知,沒有理論的根本,缺失思想的力量,任何教學方式與手段都難以真正發揮出最大的效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本末倒置錯誤,應該充分引起高校思政課教師的重視與反思。只有深入到黨和國家所關切的重大現實“問題”中去,與之同呼吸、共命運,為之心存憂患、殫精竭慮,高校思政課教師才能用“問題”抓住學生,讓師生共同成為“問題”中人,共同感受與思考關系民族、國家盛衰興亡的時代問題,共同努力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此來直面實際困惑,解決心中疑難,成為堅定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有生力量。
其次,守正闡道,這是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始終堅持與努力實踐的根本原則。“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高校思政課教師既要授業解惑,更要守正傳道,始終不忘堅持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道”的理論根基,宣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道”的理論內涵,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道”感染與影響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道”,有真正造福人民、富強國家、復興民族的理論之“根”和主義之“魂”。馬克思主義在二十世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在新世紀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作為馬克思主義歷史性發展的創新成果,事實證明,無論對中國,抑或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理論指引作用。建設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師始終堅守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道”的根本立場,身正思正言正行正,能夠用豐富多樣、靈活務實的教育教學方式闡釋好、宣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道”,真正讓高校思政課發揮出潤物無聲、鑄魂育人的現實作用。也只有自覺明確與抓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道”這個根本所在,高校思政課教師才能具有更為充實有力的教育教學自信,才能更好地對標與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言、人格要正”的新時代思政課好教師標準。
最后,始終將“釋疑解惑”與“守正闡道”有機統一起來,這是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要有的教學自覺與主體意識。“釋疑解惑”是前提,“守正闡道”是根本,二者不可分離。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理應回到“問題”中,以“釋疑解惑”為抓手來解決好教學親和力、有效性的實際難題。講好“故事”,是為了講好“道理”,如果只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那就偏離了根本。沒有強烈“問題意識”的講“故事”,只會讓高校思政課教學變得淺薄無力,對廣大學生更難以達到刺激思想、培根鑄魂的教育目的。因此,要善于用“有意思”的“故事”把“有意義”的“問題”回應好、解釋好,從中發揮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威力來,展現出它的魅力來,這才是真正體現高校思政課教師重要作用與價值的根本所在。只有始終堅持“守正闡道”,高校思政課教師才能有效“釋疑解惑”,才能讓思政課充滿活力,成為思想激蕩、爭鳴與交流的良好平臺,將學生帶入到關注民生、關心國事、關懷民族的人生正道上來。
牢記政治使命,不忘歷史重責,這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有的理論自覺與實踐自覺,也是黨和國家所寄予的深切厚望。必須勇擔重托,不應辜負!(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