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么偏的莊子,環境給我們改造得這么好,修了路、修了渠,還給我們修了污水處理站。”“莊子都整得這么漂亮了,我們哪還能把家里弄得臟亂差”。日前,記者來到壽縣迎河鎮大店村店南村民組采訪,貧困戶劉巨禮直夸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好處。
大店村是迎河鎮重點貧困村,店南組又是大店村的偏僻村民組,向外沒有水泥路,組內沒有循環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交通不便,群眾發展生產動力不足,生活質量不高,整個村民組36戶有9戶貧困戶。由于長久以來村民衛生意識差,生活污水橫流,夏天氣味難聞,無功能破舊房屋、圈舍隨處可見。
“改變思想必須先改變環境。我們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進行村莊整治,只有把居住環境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條件好了,才有心思發展生產。”迎河鎮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信心”。
“暢通工程項目解決了我們組組通道路資金問題,但戶戶通我們還差錢,大家都想想辦法。”大店村村委會負責人在村“兩委”會上出“難題”。“農村人居環境‘一村一月一莊’資金可以解決大部分難題,我們駐村扶貧工作隊爭取一部分,再發動外出創業成功人士捐一部分,但最主要還是要提高群眾觀念,發動大家參與整治。”市委宣傳部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人提議。
說干就干,由鎮包村工作組牽頭,在店南組召開全體群眾會議,進行發動。“我建議組內的下水管、每戶門前的窨井蓋我們每戶自己出錢”“我家的舊雞舍我自己拆,不影響你們施工”“我家房前屋后的環境我一定弄好”……通過四次群眾會議,大家集思廣益,戶戶發表意見和想法,原來看似很難處理的問題一個個得到解決。
隨后,大家圍繞清理河溝渠塘、垃圾糞污、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無功能住房、圈舍的“五清”目標紛紛行動起來,通過一個月的努力,整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里子’新,才能‘面子’好,不能外面整治干凈,每家院內屋內臟亂差。”鎮包村干部在群眾會議上提議:“要開展‘清潔庭院’評選,大家互相監督,評上的給予掛牌表彰。”群眾紛紛贊同支持。活動開展一周后,店南組10戶群眾門前掛上了紅彤彤的牌匾。
大店村店南組人居環境的改變是迎河鎮村莊整治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迎河鎮圍繞“五清四化一改”目標,積極發動群眾參與決策、監督、整治,針對全鎮39個偏遠村莊進行了環境集中整治。偏遠村莊群眾,特別是貧困戶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逐漸改變,發展生產的動力逐漸增強,貧困村“顏值”不斷提升。(者 張昌濤 通訊員 王教恒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