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洛西社區網格員胡聰聰冒著小雨,在居民點走巷竄戶,認真檢查自己負責片區內的環境衛生狀況。自從當上社區網格員以來,她經常跟居民打交道,每天不到自己的責任區看看,她就會覺得心里空落落的。
近年來,淮南經開區洛西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作用,建設“責任網格化、平臺信息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親情化”的模式,形成了管理“全覆蓋”、服務“零距離”、居民訴求“全響應”的社區服務管理格局。
網格化管理,服務群眾暢民心
“人在格中去,事在網中辦”。洛西社區位于淮南經開區的城鄉結合部,轄區內有12家企事業單位,5個新建小區和4個老舊小區,長住人口約2萬人,人口居住分散且流動性大,人員結構復雜,事情多、管理難。
按照“劃分不突破現有轄區范圍,不打破現有居民小組格局”的原則,洛西社區根據駐地單位、住宅小區、居民分布特點和地域特征,劃分為五個大的網格,構建“社區—居民小組—居民樓長”組織體系,每棟樓一個小網格,劃分為147個網格,形成社區整體一張網,網中有格,按格定崗。管片民警、網格員、樓長、物業負責人,著力打造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管理到位、服務及時的管理服務格局。
按照網絡分級繪制網格地圖,洛西社區制作了單元網格服務公示牌,并將單元網格平面圖、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服務事項等在社區醒目位置進行公示,力求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具體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社區“網格化管理”帶來了全新的服務管理模式,使傳統的社區管理實現了改變,“格格好!”的親切稱呼,已然成為回響在廣大市民心頭的幸福之聲。
致力全覆蓋,服務“下沉”惠民生
門清、地熟,情況明、服務好……這是網格員胡聰聰對自己的要求。
對于她來說,網格化的管理模式,不僅讓她改變了過去在辦公室坐等群眾上門辦事,為主動走入居民家中入戶服務;也讓她從過去社區粗放式管理變為現在定點定人的精細化服務。
“社區工作繁雜而具體,對工作人員要求很高。”洛西社區黨總支書記羅運林擔任網格長,他告訴記者,不僅要做好居民居住動態、綜治維穩、消防安全、環境衛生等工作,還要為居民提供治安防范、房屋出租戶與流動人口管理、糾紛調解等方面的服務。
今年上半年,金灣香都小區15號樓的一戶居民要維修房屋,網格員胡聰聰擔心打擾鄰居正常休息,便主動與15號樓的其他住戶聯系,說明情況,提前預防了可能出現的糾紛。
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約精細化管理的瓶頸,洛西社區建立了人口信息電子檔案,利用各種方式,為轄區居民逐一登記完善信息,及時為群眾提供服務。
當巴黎春天一位老人去世后,網格員周磊穿著志愿者服裝,主動上門登記、辦理遺屬補助、注銷戶口等后續工作,并免費提供電子炮,宣傳禁放煙花爆竹等相關內容,既提供了周到的服務,又倡導了文明新風,讓左鄰右舍嘖嘖稱贊。
織就一張網,撐開一個新格局
網格化管理服務的創新實踐,讓淮南經開區服務意識不斷增強、服務手段不斷豐富、服務內容不斷拓展、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我要做一名合格的‘服務員’!”2018年,程菊剛來社區時,各項社區工作瑣碎而忙碌,僅能按時完成一項工作。“網格員”的身份讓她很快成熟起來。如今,她同時負責5項工作任務,成為同事口中一崗多責、一專多能的“萬精油”。
在創建文明城的腳步中,程菊和146個網格員一樣,每天忙碌在社區里。面對原橡膠管帶廠家屬區雜樹清除的任務,她帶著工作牌,趁著下班時間,上門逐戶說明情況;針對老舊小區的樓道里堆放破舊家具的狀況,她將現狀拍成圖片,上門宣傳,消除了火災隱患和意外傷害……“不會,就慢慢學!”從抵觸到理解、勝任,她的柔性工作法讓每一戶社區居民笑容常在。
“當一條條社區信息,從147個網格員匯總到手機中,使各類信息實現了實時更新。”網格長羅運林坦言,過去問題解決效率低下,現在工作人員及時高效。通過建立集網格管理、治安防控、應急處置的綜合指揮平臺,把平安送到群眾身邊。
為服務群眾搭建平臺,為凝聚人心打通渠道,為推動發展營造環境,為促進和諧提供保證……這張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由147個小網格組成的“大網”,猶如貫通全身的血脈延伸至整個城市社區肌體的最末梢,使社會管理服務煥發出蓬勃生機與無窮活力。(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