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弊鳛槔蠋,他們以熱愛課堂、熱愛學生為己任,潛心教育研究,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精神,甘當紅燭,愿為人梯,扶助學生成人成才。在教師節到來之際,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淮南二中高一年級,帶您一起走近一群熱愛教研的老師們。
9月5日下午,在淮南二中弘雅苑高一年級生物教研組辦公室里,每周固定一次的業務學習活動又開始了。全體高一生物老師集聚一堂,制定學年教學計劃,研討本學期教學內容,分析新一屆學生特點,研究教學方法。像這樣的學科教研活動,高一年級各學科都會開展。
據淮南二中教研處主任陳桂平介紹,新一屆高一年級共設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音體美、心理健康、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等13個教研組,基本上都是2019屆高三的教師組成,教育教學經驗豐富。今年夏天,他們將2019屆的學生送進了各類高校,其中1108人被一本院校錄取,442人被雙一流院校和專業錄取。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全體教師隊伍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一支團結優秀的教研隊伍。
語文教研組組長姚國輝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是高一年級級部主任。他介紹,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中,老師們針對學生學習實際,交流教學經驗,商討教學策略,更多時候是進行組內聽課、研討,構建高效課堂,努力從內部向教研要質量,使教與學有效統一。同時堅持編印、修訂符合二中學生特點的校本作業和復習專題,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教研活動的安排上還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老師們在加強校內自修的同時,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方法。例如與北大語文所進行為期一年的語文學科建設活動,邀請北京專家、教授、特級教師等來學校為語文老師開展授課、培訓。同時,老師們還積極到全國名校去參觀學習。通過多種教研活動,把學習到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和經驗,結合學校實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今年的高考中,有不少學生語文成績超過130分,創造了近十年來的最好成績。
教學成績的好壞,關鍵在于教研活動是否扎實有效,教研內容是否能夠得到落實。高一年級各組教師在姚國輝、徐禮貴、王士勝、劉家林、朱正德、劉金軍、石小平、鄒偉、王先根等九位高考學科的教研組長的帶領下,根據學科的不同特點,堅持集體備課,開展校內校際聽課、評課活動,積極進行網絡教研,集體使用并修訂校本,參加各種教學比賽,開展課題研究等,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水平,促進共同進步。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教研室了解到,市教體局高度重視教研工作,在經費、政策、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都給予保障和大力支持。在市教體局黨委和省教科院的領導和指導下,市教研室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全市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大會要求,著力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開展教研,強化教研室的引領、指導、服務和監測功能,以務實進取的態度努力做好教研的各項工作。2019年上半年完成2018年課題開題指導50多項,中期評估30多項,市級課題結題32項,省級課題結題2項。在2018年,我市有34名老師在全省中小學優質課評選中獲獎,有20名老師在安徽省第三屆微課大賽中獲獎,多位老師在全國優質課大賽中獲獎。特別是在2018年安徽省基礎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和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我市獲得兩個省級二等獎和一個國家級二等獎。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熱愛,所以精彩。為了這份熱愛,老師們堅守在教育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圖為淮南二中高一年級生物組老師們開展業務學習。(記者 張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