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依法依規協作聯動問題導向三原則
淮南律師參與化解信訪問題漸入佳境
楊某的弟弟在工地打工時受傷,工地老板僅支付前期搶救費用后便不管不問,連后期手術費用都不愿支付,更不愿賠償,楊某為此多次上訪。
后來,這起信訪案件經過信訪值班律師釋法說理,引導楊某通過訴訟途徑解決了問題,而且,值班律師還向當地司法局為其申請辦理了法律援助。
近年來,安徽省淮南市堅持依法依規協作聯動問題導向三原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信訪問題,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積極推進律師參與信訪問題化解工作,引導信訪人依法信訪、理性維權,有效解決矛盾糾紛,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2018年以來,律師參與市信訪部門及公檢法機關日常接待、陪同市領導接訪約訪共926次,接訪信訪群眾4620人次,化解信訪問題400余起。
搭建訪調對接平臺
去年6月29日,淮南市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市聯合接訪中心掛牌運行,搭建了“訪調對接”實體平臺,除了配有專職人民調解員,15名律師作為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專家身份參與其中。
律師成為信訪案件化解重要角色,體現了淮南市積極推進律師參與信訪問題化解工作的成效。
近年來,淮南市積極推進律師參與市信訪部門及公檢法機關日常接待、陪同市領導接訪約訪工作。根據市司法局和信訪局有關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條件,淮南市律協按照自愿申請和組織推薦的方式,遴選出95名律師組成淮南市百名律師服務團,服務于信訪值班和領導接訪。
淮南市律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律協嚴把入選關,只有具有較高政治素養,公道正派,社會責任感強,熱心公益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近5年內未受到過行政處罰或行業處分;業務素質好,具有較強的法律實務能力和豐富的化解矛盾、調解糾紛工作經驗,且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才能入選。
淮南市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參與黨政領導公開接訪活動。每周二是市黨政領導公開接訪日,市司法局安排1名律師參加接訪,為領導處理信訪提供相關法律、法規依據,提高處訪效率;參與日常信訪接待活動,每天安排1名律師參與市群眾來訪接訪中心來訪接待,就涉法涉訴問題為信訪人提供法律咨詢,增強來訪接待時釋法析理的深度和廣度,此外,市公安局和市中級人民法院每周二上午半天都有一名律師參與值班;市人民檢察院每周一上午半天有一名律師參與值班以及參與信訪部門其他信訪事項處理。
淮南市司法局局長張玉鼎說,律師以特殊的第三方身份更能增強釋法析理的說服力和可信度,可有效引導信訪人正確理解相關法律法規,引導信訪人依法維權、依法信訪,依法選擇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權利維護的方式,使合理訴求上訪者接受調處,減少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增強聯動解紛合力
家住淮南市潘集區的張某因自身違法行為被公安機關治安拘留,在拘留所執行期間因自身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死亡,其家屬多次到市政府上訪。
在市群眾來訪接待中心值班的律師左王勤認真聽取了張某家屬的訴求,調閱相關機關的工作記錄和各項資料,認真進行分析論證,依據事實和法律提出公安機關對張某的死亡沒有責任的意見。
“多次耐心解釋,最終讓張某家屬聽取了律師的意見,消除了心中的疑問,不再上訪,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逐漸解脫出來!被茨鲜行旁L局相關負責人說。
淮南市明確了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六項工作任務。包括:參與接待來訪。律師在信訪接待場所參與接訪,聽取信訪人陳述,閱讀信訪材料,準確釋法析理。評析信訪案件。參與信訪案件評查,對案件事實、法律適用、程序規定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勸導息訟息訪。對于案件處理正確的,幫助信訪人準確理解責任單位作出的答復意見,勸導其停訪息訟。提出意見建議。對于案件處理可能存在錯誤和瑕疵的,向責任單位提出建議,促使問題進入法律程序解決。引導法律申訴。對信訪事項可以通過復議、訴訟等法定程序解決的,引導信訪人走法律途徑解決。幫助申請救助。對生活困難的信訪人,符合司法救助或其他社會救濟條件的,幫助其申請司法救助或其他社會救濟。
淮南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信訪局還出臺《關于加強信訪與人民調解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通過強化信訪、司法行政工作聯動,堅持依法依規、協作聯動和問題導向三原則推進“訪調對接”工作。張玉鼎說,信訪、司法行政部門聯系聯動,強化了“訪調對接”合力,實現導入化解一盤棋、研判處置一張網、聯系聯動一條線,增強了“訪調對接”的成效。
規范創新參與機制
近年來,P2P平臺爆雷情況頻發,同樣也波及到淮南。某外地投資公司,通過業務人員在淮南市高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最終該投資公司因涉嫌違法犯罪被當地公安機立案,淮南市投資客戶的資金無法得到償還,涉及2000名投資者。這些投資客戶情緒激動,多次到市委市政府上訪。
淮南市律協安排律師參與處理,并提供法律援助,耐心解釋相關法律規定和投資的風險,告知相關程序,告訴大家既要積極爭取維權,也不能超越法律規定的程序,不能采用非法的方式。最終這些投資客戶采用了法律程序主張自己權利。
如今,律師參與信訪問題化解工作已經成為淮南市信訪工作持續好轉的重要載體。今年,淮南市司法局連續8年榮獲“全市信訪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經過實踐中不斷探索,淮南市結合信訪工作實際和律師行業特點,不斷規范律師參與信訪的工作機制。
在組織保障機制上,淮南市律協高度重視律師介入信訪接待工作,完善了律師參與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重大疑難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協調處理制度、信訪專題調度會制度、定期研究信訪工作制度以及督查督辦、責任追究等制度,詳細規定了律師參與信訪案件的具體職責、工作紀律和要求。
在協調溝通機制上,市司法局加強了與市信訪局的聯系和協調,改進了日常管理方式,按季度排定律師參與領導接訪和信訪接待值班安排表,并在每周一前通知律師按時參加領導接訪,如果值班律師不能參加時,就及時協調其他律師替換,杜絕漏班現象。
在激勵保障機制上,堅持樹立政府購買服務的理念,從人員、經費、場地、設施、時間等方面為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提供便利,市信訪局與市律協簽訂了《法律服務協議書》,為每名參加信訪接待的律師提供了工作補助,市司法局、市律協組織對律師參與信訪工作進行全面考核、督查,評優罰劣,并把考核結果作為對各律所、各執業律師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淮南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李安林說,開展“訪調對接”工作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的必然舉措,是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的重要環節,要學習推廣新時期“楓橋經驗”作為總抓手,抓基層、打基礎,建機制、架網絡。各縣區、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重視、支持、推進“訪調對接”工作,堅持創新引領帶動,實現整體發展,形成推進合力,確!霸L調對接”工作取得實效。(法制日報 李光明)(《 法制日報 》11月4日頭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