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位于謝家集區望峰崗鎮的應臺孜煤炭場走訪,正在河邊垂釣的市民王正清告訴記者說:“這里曾經是一大片煤炭場,后來經過整治,煤場關閉了,這里就成為了廢棄煤場,到處都是煤灰和煤矸石,開車路過這里都不敢開車窗,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濘不堪無法通行,周邊還沒有綠植,更別提在這里閑情逸致的釣魚了。現在這里環境好多了,灰塵少了,樹木、花、草遍地都是,湖水也清了,真是舊貌換新顏呀,沒事我就會約上三五老友來這里垂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謝家集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加強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緊緊圍繞改善人居環境和空氣質量為目標,將環保問題落到實處,2015年以來,謝家集區望峰崗應臺孜煤炭場生態修復共分三期施工,累計投入資金約710萬,總面積達472畝,清理煤(矸石)46多萬噸,種植土回填約37萬立方米,平均覆土厚度1.2米,植樹約4.3萬棵,并在林下種植具有改良土壤環境的地保植物。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為保證土壤污染治理成效和植樹成活,該區在栽種時多引進香樟樹、烏桕、中山杉等適宜樹種,并在林間套種矮桿經濟植物,實現了生態農業的良性發展。截至目前,應臺孜煤炭場三期均已完成栽種,其中,一期、二期已完成驗收,三期于2018年4月全面完成栽植工作,秋季存活率達標,近日,區相關部門對第三期修復項目完工驗收已結束,已進入籌備整改補種、工程決算審計、等待市級終驗階段。
謝家集區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通過生態修復,應臺孜煤炭場周邊環境、土壤、大氣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提高。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大部署,也為我們做好環保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下一步,我們區將持續關注生態修復成效,對栽種的樹木、花草等做好養護灌溉,確保生態修復達到效果,堅決打好環境保衛戰;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功夫花在平時、把精力用在日常,自覺把污染防治工作落細落小、落到實處,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打造美麗謝家集不懈奮斗。(通訊員 朱瑩雷 記者 蘇強)